第六百七十七章 向家心事(1/2)
大同的胜利就是一颗救心丸,让宋徽宗心情转好,一面下令奖赏折可存等人,一面差不多全盘接受了郓王赵楷的建议,将杨志、宗泽等人的代字全部拿掉,下令设立云中西路,以云州为路治,郓王赵楷兼太原云中节度使,种师道为镇国公、云中路辖铃、总管云中军马,宗泽知大同府,杨志知朔州,王坪知应州,黄迪知蔚州,耶律瑞赐姓杨,知寰州。
不过对于曹千里出任云中西路转运使,宋徽宗没同意,任命李纲为云中西路转运使;大臣们都明白,皇上这是急着往云中掺沙子,郓王赵楷要是真的手握十万雄兵,还是有人会不放心的。王黼没吭声,张邦昌质疑杨志一下子知朔州是不是提升的幅度太大,方琼毫不客气地答道“杨志进士出身,这次又屡立大功,知朔州正合适。”
方琼有点偷换概念,但是张邦昌不能在大殿上说武进士不算进士,那样说兵部和宋徽宗都不会答应;张邦昌也明白,杨志这次立下的战功太大,不管是幽州还是大同,所有的硬仗都是沧浪营打的,张邦昌只能转向李纲“李大人,你的看法?”
李纲认真地说“我认为没有问题,西北多少武将字都不识几个就知一州,何况杨志素有才名。”
剩下的人都不再说什么了,谁要是出头说杨志的学问不够,李纲如果顺口就要求那个人做几首和杨志水平差不多的诗词,大部分人心中都没底。太子赵桓狠狠地瞪着李纲,他有点看不懂自己的这个心腹,这不是帮着赵楷在增长实力吗?
李邦彦出列说道“曹千里已经在回来的路上,要不然等他到了,再问问详情。”
李邦彦是怕宋徽宗一口气给的东西太多,曹千里到的时候还得加码,另外两位宰辅张邦昌、白时中都出言相劝,宋徽宗才决定暂时散朝。太子赵桓下殿以后就找到李纲相问,李纲看白时中跟来,不卑不亢地说“太子,你应该看到大同府胜利的意义,这件事传出去,民间必定沸腾,我们要顺势而为,民心不可违啊。”
太子赵桓猛然醒悟,现在还是父亲宋徽宗在位,宋徽宗为了自己的声誉和抵销雄州大败的影响,也会把郓王赵楷的胜利大肆宣扬;自己要是做什么相反的事情,除了会惹宋徽宗不高兴,也会被百官和士林诟病。赵桓脸色顿时缓和下来说“李纲,本王是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要往心里去。”
李纲连忙说道“这是微臣的责任,太子放心,微臣会把朝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到了云中心中自有分寸。”
李纲这是告诉太子赵桓,他的立场不会改变,假如郓王赵楷等人真有犯法的事,他李纲是不会留情;赵桓和白时中对于这一点毫无怀疑,李纲就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不要说郓王赵楷,就是太子赵桓犯了事,估计李纲也不会放多少水。
消息传到后宫等处,是有人高兴有人愁,康王赵构是属于比较高兴的一个,特地跑去和赵缨络、赵多富两人说;赵缨络笑着说“九哥,三哥把瘊子甲和战马给你送回来后,你就没说过他和杨志的坏话。”
赵构毫不在意地笑着说“我是遗憾,没有象三哥那样叱咤疆场。”
赵缨络摇头说“三哥那是运气,你没看六哥在雄州担心受怕吗?”
赵构默然,确实如同赵缨络所说,郓王赵楷和景王赵杞刚刚参与北伐的时候,不要说已经在外地的肃王赵枢和济王赵栩,就是留在汴梁的自己这些兄弟都满满的羡慕,可是雄州大败传来,宋徽宗当天就把刘延庆撤职,安排谭稹立即去河北主持军务;郑皇后更是跑去找宋徽宗,要求把景王撤回来,只是宋徽宗晓得这时候景王一走,雄州的人心会散,死活没有答应,弄得郑皇后哭了整整一晚上。
门口有人来报“向子扆到了。”
向子扆是永嘉郡王向宗良的长孙,向宗良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向太后的弟弟,宋哲宗去世的时候,向太后一度临朝听政,力排宰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