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梅丽珊卓的下一个目标(4)(3/4)
顿。
玛莎葡萄园岛豪宅的私人沙滩上,西蒙靠在遮阳伞下的躺椅里翻看着三家公司的资料,身上似乎只套了一件男士衬衫的索菲亚端着冷饮走过来,把托盘放在旁边茶几上,自己却是没有去旁边躺椅,而是直接坐在西蒙怀里,问道:“怎么样?”
西蒙放下手中的资料,示意女人给自己递一杯果汁,说道:“都很不错,也都有问题。”
三家公司,不同于当初抄底捡漏的古驰或CK,至少表面上的经营状况都非常不错。
不过,内里却是问题不少。
宝格丽是一家意大利的珠宝腕表公司,目前依旧由宝格丽家族控制。
相比梅丽珊卓旗下的梵克雅宝,这家公司的规模要大很多,1993年度的营业额折合达到5.3亿美元,净利润1.1亿美元,而且近期已经开始寻求在米兰证券交易所上市,预计IPO估值在10亿到15亿美元之间。
梅丽珊卓公司已经与宝格丽家族进行过接触。
对于上市,宝格丽家族内部的态度不一,企业上市当然好处多多,不过,也肯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有利有弊。
这也是梅丽珊卓的机会。
不过,虽然宝格丽家族有人倾向于和梅丽珊卓公司合作,但根据此前几次的商谈结果,梅丽珊卓公司最多能够拿到宝格丽30%的股份。
这并不符合索菲亚的预期。
因为梅丽珊卓旗下已经拥有一家同类型子公司梵克雅宝,最近几年发展势头非常不错,1993年的营业额达到3.5亿美元,相比收购之前的1990年,营业额整体增加了105%,规模并不比宝格丽差多少。
最重要一点,梅丽珊卓公司对梵克雅宝的持股比例为60%。
因此,如果只能收购宝格丽30%的股份,这就必然要面临一个资源平衡的问题。
同样的资源,持股60%的子公司和持股30%的子公司,经营者会偏向于哪一边不言而喻。
这并不是索菲亚想看到的。
大型奢侈品巨头为了避免竞争者出现,往往会通过提前收购的方式消灭潜在威胁。
西蒙记忆中的LVMH就不止一次做过这种事情。
不过,正处在快速上升阶段的梅丽珊卓公司,还没有进入这一阶段。
如果要收购宝格丽,索菲亚自然是希望这家底子本就比梵克雅宝好一些的珠宝腕表公司能够更进一步,而不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形成不平等的内部竞争,甚至导致其中一家最终衰落。
因此,想要维持某种平衡,哪怕不说拿到宝格丽同样60%的股份,根据梅丽珊卓收购团队的评估,这一比例至少也要达到40%。
继续阅读
30%和40%的股权看似相差不多,对于股权已经分散在各个家族成员手中的宝格丽家族来说,却意味着梅丽珊卓公司是否将成为第一大股东的问题。
宝格丽家族愿意接纳外部投资者,却并不想因此导致家族企业控制权旁落。
如果这样,还不如进行IPO。
随后的范思哲,问题更加有趣。
作为最近几年风头最盛的奢侈品牌之一,范思哲1993年的营业额达到6.5亿美元,营收规模甚至超过了宝格丽。
对于奢侈品企业来说,这其实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宝格丽成立于1884年,已经拥有110年的历史,而范思哲1978年才成立,即使詹尼·范思哲再才华横溢,奢侈品牌的成长也避不开足够的积累。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索菲亚在资料中并没有卖关子。
意大利黑手党。
根据索菲亚的调查,正如西蒙记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