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此陈非彼陈(2/2)
做它的数学家,真的不多。
数学研究,包括物理研究,其实也都是吃青春饭的。
大多的数学成果和物理成果,都是在研究者年轻时,提出来的。
所以,对于哥猜这样一个难出成果的数学猜想。
大部分数学家,是不愿意走这条孤独的,耗费青春的修罗之路的。
说起来,还有一个很尴尬的原因是。
研究哥猜的人,在逐渐减少之后。
出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你都会发现,没有人可以和你讨论想法的那种。
当然,陈舟是敢于去走这样一条孤独的修罗之路的。
对于他而言,先前的克拉梅尔猜想,不也被称为“没有人能接近证明”吗?
可最后,不还是被他变成了克拉梅尔定理?
那个号称素数间隔问题里,最重要的两大猜想之一的杰波夫猜想,不也同样被他证明了?
而两大猜想的另一个,孪生素数猜想,虽然不是他证明的。
可陶哲轩和张亿唐,是用的他的分布解构法呀?
约等于是间接证明嘛……
所以,陈舟有信心,在哥猜的路上,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而且,近几十年的时间,哥猜也寂寞的太久了。
陈舟必须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令华国人魂牵梦萦的哥德巴赫猜想。
至于所谓的,现有的工具,无法解决哥猜这个问题。
必须引入某种革命性的新想法,才有可能解决哥猜。
对于陈舟来说,也不是难事。
分布解构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是很有可能从克拉梅尔定理、杰波夫定理以及孪生素数定理上面,平移到哥德巴赫猜想上的。
不管怎么说,陈舟现在越发觉得,哥猜这个只是自己感觉差不多到时候了,而选为课题的数学猜想。
其实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也不管陈舟的信心,最终能够解决哥猜。
可万一解决了呢?
那是不是可以说,即使很多人不感兴趣,不愿意为之耗费时间的数学难题。
其实也有不一样的风景?
是不是意味着,陈舟有可能改变一些人的想法?
或许会对现在的数学界,造成一些微妙的影响。
收回思绪,陈舟在刚才所划得横线上方,开始写到:
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这就是关于强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也就是哥猜的命题。
而陈老先生所证明的“12”成立,也就是“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可能为素数,可能是两个素数的乘积”。
这也是陈老先生把大筛法运用到极致,所得到的结果。
这一结果被称为“陈氏定理”。
看着自己写下的“陈氏定理”四个字。
陈舟没来由的笑了一下。
此陈非彼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