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宋六陵(1/2)
据赵天明所知,能有这样登峰造极的工艺的,只出现在南宋,随着南宋灭国,元朝肆虐,早已经失传。
现在的人,之所以能知道曾经存在着这样一种工艺,还是因为,早些年从残存的皇家陵墓出土的文物中,研究出来的。
至于古人是如何做到的,不得而知,哪怕是想找些同时代的宫廷物品研究一下,都做不到。
因为,南宋皇帝的陵墓,早在元朝时候,就已经被掀了个底朝天,所有财物被掠夺一空!现在残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南宋皇陵,位于今天的浙省绍、兴市镇宝山内,南宋一朝一共有皇帝九人,其中,年仅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蒙古大军攻破临安时掠走,宋瑞宗不到十岁染病而死,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宋卫王赵昺,则在崖山被陆秀夫背着跳进了茫茫大海。
除此三位,其他六位皇帝,都埋葬在了这里,另外,镇宝山还有接近一百座后妃和皇室贵族墓,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皇陵,统称宋六陵。
在大家印象中,古代皇陵往往规模宏大,南宋一朝虽然偏居一隅,但是商品经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最不缺钱。
可是,南宋的全部皇陵,金银财宝葬的不少,却全部没有地宫,仅仅埋在地下两米处。
这是因为,北宋亡后,宋哲宗皇后跟随宋高宗赵构来到江南,然而,她思念故土,不愿意葬在这里,死前留下遗诏,要求死后攒葬。
攒葬,就是将棺材暂时集中安置,不深挖土,等待收复旧河山、回归中原的时候,好重新葬在河、南巩、义的北宋祖陵里,这样才算回归故里、叶落归根。
之后,这样的传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南宋所有的皇帝,都只是攒葬,等待着回归祖陵,甚至赵构自己的墓,就叫永思陵。
在当时,很多王室贵族,也非常赞成攒葬的主张,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愈战越勇、势如破竹,大有迎回徽宗二帝、收复旧河山、恢复北宋的趋向。
所以,在强势的岳飞给予的信心下,皇室贵族以及公卿大臣们,也就翘首以待,不希望永远埋葬在这里,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和客死异乡没有区别。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暴尸荒野、尸骨满山的凄惨下场。
南宋熬死了金朝,却迎来了更加凶蛮的蒙元。
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后,当时的江南佛教总管、西域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的弟子,杨琏真伽,和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就开始了对南宋皇陵的疯狂盗掘。
首先被挖开的,是宋理宗赵昀的永穆陵,当时赵昀才死四年,遗体面目还栩栩如生。只见他头枕七宝伏虎枕,脚抵一柄杨贵妃用过的穿云琴,身下垫的是纯金丝编织的锦绣软缎,另外还有金银财宝无数,可谓包光冲天。
据史料记载,他们得到“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交加白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鱼影琼扇柄”等诸多珍宝。
杨琏真伽不仅盗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还把宋理宗的尸体拖了出来,在树上倒挂几天,撬走口内含的夜明珠,把肚子里用来防腐的水银全泄出来。
他见赵昀头颅硕大,更是丧心病狂地把他的脑袋拧断,顺手带回北方,做成精美的盛酒器具!因为西域僧人有一个习俗,用人的头骨做器皿,可以招福去灾,更何况是皇帝的头骨?
杨琏真伽的恶行远不止于此,他还前后挖开一百多座古墓,把多数皇陵以及埋入皇陵的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功勋大臣的坟墓,几乎全部挖开,尸骨撒满山沟,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最后,更是将诸帝骨骸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塔十三丈,名曰“镇本”!以示制胜江南人民之意,压制江南士人的反抗意志!
之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