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失败秘籍

卷八十三 普通话考试(1/2)

目录

这天上完课,我们收到了系里发的通知,要求我们这些大三的中文系专业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今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测试可是只有大三大四学生才有的权利,报考的学生也都是中文系为主。对外汉语的主要就业方向就是通过汉办去国外的孔子学院当老师,或者就是在国内根据专业特点从事教育行业。而这两项都必须要一本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而且,都得需要是二级甲等以上。

我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没有科学的规划,但在专业老师的不断关心下还是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测试一下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毕竟当年还被老赵戏称为“小罗京”呢,再者说多一本证书也总是好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所以,即使是地道的北京人,他们说的也不是标准的普通话。

考试地点就在西区,考官都是系里的老师担任,据说只有持有一级乙等以上证书的人才有资格当测试员。相对于英语四六级,普通话测试并不需要怎么准备,只要认字就可以,但也得需要把音读准才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寝室的人都报了名。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民,老赵、大彪班长和林爷他们对于测试完全不担心,该吃吃该喝喝,反恐、fifa照玩不误。eric起初有些忐忑,因为他平时说话常常会不经意间冒出方言的语气词,有些双音节的词语也有平翘舌不区分的现象。但在林爷的三言两语之下也彻底放了松,继续看起了tvb,粤语版的。

我从小生长在南方,本身就有劣势,受方言的影响,很多人平翘舌不分,声调也是想去甚远。即使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很难说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其他的任课老师的口音则更加重,有些年纪稍大些的老师直接都用方言授课。电视成了我自小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

不过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我也了解到,按照语音的发展变化,江浙地区的吴语保留了许多中古音的元素,还是唐朝安史之乱时中原地区人口大迁徙带过来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在家说的方言很多都是“散装”的唐朝官话。后来靖康之难的时候人们又往南边跑,广东话话中的古音保留得更完整些,就连消失的入声也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觉得粤语歌很好听,特别有韵味。除此之外,许多古诗用普通话读的时候并不押韵,而用广东话读起来就非常顺畅。乃至于有传言,说当年差一点广东话就成为了全国的普通话。

在南方我的普通话还算是上等,语文课也总是被叫起来朗读课文,刚来茶哈冲的时候,因为没有从我嘴里听出春晚南方小品的感觉,大家一度对我的南方人身份产生了怀疑。不过前后鼻音不分一直是我的软肋,这个习惯需要日积月累地去改变。当初大一的时候我就因为前后鼻音不分,导致没有进校园广播站,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对于这一块特别注意。

好在茶哈冲地区的普通话早已普及,而且又是北方话地区,所以通过周边语言环境的长期影响,一般的前后鼻音我已经能够用鼻腔去区别发音,但前提是知道这个字的发音。对于这个,我不得不感谢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自动纠错功能,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记住那些常用字的完整拼音。

但是呢,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虽然茶哈冲人民说的普通话在整个东北地区来说口音已经不是很明显,没有浓重的苞米茬子味儿。但受到满语和后来闯关东的山东话影响,总归离标准的普通话还是有区别的,有些词语的音节弱化、脱落现象很严重,像“干啥”都说“干哈”。语音语调有时也大不相同,例如“卫星路”的“卫”,在茶哈冲口语里大家就习惯念作“ěi”;“播音”的“播”习惯读“bē”。所以在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下,我对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感觉离二级甲等的目标很远,心里想着如果是在南方考普通话,我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有最废剑灵根 我有一个复制器 我吃鸡的那些年 剑与混沌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苍穹秘史 万古神记 三只独立行走的人 太傅他总想扒朕的马甲 神乡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