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五代遗书(2/2)
的石洞,不过里面似乎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华教授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开始搜寻有价值的资料。让他惊喜的是,没多久就发现了与自己手中那块石板几乎相同的图案。他看着石壁上雕刻着的图案,发觉比自己掌握的还要要多几块,但内容同样毫无头绪。
华教授并不气馁,他开始拿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摹画这些图案。突然,他察觉到石壁上的图案与自己之前所见有细微的差别。他凑到近前仔细观看,发现这些图案的刻工竟然颇为拙劣,似乎同样是依样誊在这里的。
“如果这是什么人刻在这里的,那也许有关于这些图案的解读!”华教授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他开始放弃摹写石壁,在山洞里四下搜寻其他有价值的信息。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竹简。竹简的编绳已经破烂不堪,但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见。
华教授心翼翼地捧着竹简读起来。好一会儿,他失魂落魄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半不出话来。
原来,竹简是五代时期一位不知名的道士所留。大意是,他当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文字图形构成的书,经过多年的搜寻,他把能找到的图案聚集到一起,又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神秘高饶指点,破解了这些图案的含义。而这些图案乃是上古神人所留的文字,且没有实际的记事内容,只是神人们有一种神秘的书,这些书记载了上古时期诸多神妙之事,甚至能让人上入地无所不能。但这种书并不记载于文字,而是以某种宝石承载,最关键也是最让华教授气馁的是,道人这种书只能被书选定之人而面对这个石壁如果有所感应,就是书选之人。
华教授看了这满是怪力乱神的书简内容,心中顿时低落到了极点。他并非是不相信竹简上的内容。作为研究古代文明历史的学者,他遇到过很多用当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所以对很多神怪之事是持一种科学观态度看待,并不全部否定。让华教授心灰意冷的是,自己并非是那个选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