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联考1(2/3)
足以让他成为一个“解题机器”。要想成为“解题机器”,提高解题速度,大量的练习,反反复复的做试卷是必由之路。但王勃却并不想走这条路,为了个分数来进行自我迫害。
语文和数学考完,已经十二点过了。王勃便邀请林文健,廖小清和李杨三个去自家的米粉店吃中午饭。考虑到一个小时后下午场的考试就要开始,几个原来通常是回家吃午饭的人就都没拒绝。
“上午的两科你们考得怎么样?”路上,王勃问几个好友。
“不怎么样,好多题都是瞎猜的。还有好多没做,特别是数学。我感到这次的数学好难。”李杨愁眉苦脸的道。
廖小清叹了口气道“唉,数学我也有几道题没做。后面的两道大题一点思路都没有。”
林文健点了点头,说“这次的数学有几道题确实有点变态。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没啥把握。最后一道大题我只开了个头。这次的成绩估计不太理想。勃哥,你呢,考得怎么样?”林文健看着王勃问。其余两女听了,也好奇的看着王勃,想听听这个语文考试竟然提前半个小时交卷的家伙怎么说。
林文健的数学成绩是七班最好的,王勃听林文健这么一讲,他心头便有了底,觉得这次自己很可能考个让全班侧目的高分。但他也没多说,只是道“数学最后一题我也没做完,其他的全做了,但是不晓得对不对。作文我前段时间在《读者》上看了篇相似的文章,哈哈,直接被我改头换面的拿来用了。”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你那么早就交了卷!”
几人一听,顿时释然。
走进米粉店,人山人海,一大半都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王勃看到了很多熟人,有自己班上的,也有其他班上的。他心中一动,一双眼睛立刻变成雷达,来回在大厅中扫视。很快,在靠窗的一张四人桌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四人桌边,除了梁娅,还有她的同桌芦苇,以及她们班上的郭晓亮,一个真正的天才,高一期末考在整个德市三十几所高完中学,一万多同年级考生中名列第一的名副其实的考霸!王勃看去的时候,三人正在热烈的聊着天,估计是在对答案。考霸郭晓亮如同一尊石佛,老神在在,带着自信的微笑;而梁娅和芦苇两个女生,则一会儿愁容满面,一会儿又兴高采烈。
王勃已经有好几天没看见梁娅了,心头想念得紧,他下意识的就想上去打个招呼。就在这时,赵兴友端着四碗小吃挤开人群,朝梁娅所在的那桌人走去。梁娅,芦苇见了,急忙起身帮忙。四人各自端了自己所点的午饭,有说有笑的吃了起来。
只有郭晓亮一个男生还好,又有一个男生在场,打算去打个招呼的王勃就有些犹豫。这两个男生一个年级第一,一个年级第四,是整个高2001届的风云人物。两年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一个上了清华,一个去了北大,比王勃这个七班的头牌,实际上却连年级前十都进不去的伪尖子要知名得多。
这时,林文健对王勃说道“勃哥,这次你别管我们,我们自己到前台去点餐。”
“你们找位子坐,我切后厨帮你们端嘛,要快一些。”王勃劝道。
但林文健却没听,直接去前台排队去了。廖小清和李杨跟着一起去,走的时候不忘交代王勃让他帮着占几个位子。
吃饭的时候,廖小清和李杨积极的找王勃和林文健这两个班上的一二名持有者对着语文和数学的答案。两个成绩一个一般,一个中等偏上的女生或激动或沮丧,脸上再现了刚才梁娅和芦苇脸上的神情。但王勃对此却有些心不在焉,一门心思全部飞到了对面九班的那四个男女身上。
中学时代的女生最看重什么,或者最欣赏哪一类的男生?
坦白讲,王勃并不清楚,因为他自身并无这方面的经验。
从身边仅有的几个例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