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2/3)
番话,朕听了甚为满意。”
听到这句话,杨行密神色一震,顾不上去寻找李晔的身影,连忙单膝下跪,“臣,岭南水师大将杨行密,参见陛下!”
李晔出现在杨行密身前,吩咐对方起身。
“臣一点愚见,不敢说都对,还请陛下为臣指点迷津。”杨行密恭敬道。
对杨行密顺杆子往上爬,跟自己套近乎的行为,李晔没有觉得反感,淡淡道“每个将军对沙场之道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还会相互冲突,除了常识,谁也不能笃定的说别人的理解,哪些一定错哪些一定对。同样一种道理,有时候会带领将士取胜,有时候却会失败。”
杨行密听得满脸疑惑。
李晔转头看着他,正色道“但有一点,你要记住,我大唐的将士,哪怕是普通甲士,生命之贵也不是灵石可以衡量的,再多都不行!他们可以战死,但绝对不能是因为主将见死不救,而毫无尊严的屈辱死去!
“以千人救百人,就算最后会战死五百人,也必须去救!这是我大唐军风,惟其如此,三军才能上下齐心,奋武无畏,我大唐将士才能纵横天下。你,可明白了?”
杨行密心头一动,霎时醒悟,连忙抱拳“臣谨记陛下教诲!”
李晔点点头,开始跟杨行密商量即将到来的战事。
李晔瞭望着无边无际的海面,徐徐道“两百多年前,大唐与倭国有过一次交战,那也是水师之间的较量。
“倭国跟半岛一衣带水,彼此之间常有往来,倭国那时便有染指半岛、图谋那片土地的想法,他们选定的是距离最近的目标,新罗。为了对付新罗,倭国跟百济结成了盟友。
“高宗年间,大唐征服高丽,灭百济,新罗臣服朝廷,倭国图谋落空,殊为气愤,遂发兵来攻,支援百济。龙朔三年,双方在白江口一带爆发大战,刘仁轨、刘仁愿率领大唐水师万余将士,百余艘战舰,与倭国四万余将士,千余艘船舰激战,最终战而胜之。
“那一战,倭国水师损失战船四百余艘,将士折损不计其数。因为恐惧我大唐攻伐倭国本土,自己无法抵挡,不仅大规模修缮海防,后来还将国都从飞鸟东迁。
“从那之后,倭国开始派遣唐使入唐,全方面学习我大唐文明。”
有关此战,杨行密也知道一些,此刻听李晔旧事重提,他自然知道用意,连忙抱拳道“陛下放心,此战岭南水师定当奋不顾身,绝不辱没先贤之威!”
李晔微微颔首,少不得勉励两句。
最后一批遣唐使抵达大唐,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李晔记得,倭国在前些年,还想派遣菅原道真来大唐,不过这人觉得大唐内乱,过来没有意义,就没来启程。
自此之后,遣唐使从历史中消失。
在倭国历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改革,一个是明治维新,那是倭国学习西方,还有一个就是大化改革,那是倭国学习大唐。
但在李晔看来,事情远不止大化改革
李晔接着道“倭国那片土地,一直是蛮荒之地,百姓渔猎为生,穴居乡野,使用的工具也只是石头骨头。直到弥生时代,‘渡来人’出现在倭国,带去了陶器、铁器、铜器及水田文化,倭国才进入农业社会,发展出文明来。”
文明三要素城池、文字、青铜器。在“渡来人”出现在倭国之前,他们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文明社会,是一群真正的蛮荒野人。
杨行密一头雾水“陛下,何为‘渡来人’?”
李晔意味莫名的笑了笑,“就是从咱们中原迁徙过去的人。”
杨行密瞪大了眼睛。
李晔没骗杨行密,事实的确如此。
虽然后世的倭国学者,认为“渡来人”除了中国过去的,还有朝鲜半岛及其附近地区过去的,但“渡来人”拥有高度发达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