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诀别与希望(2/3)
双眼放出精光“三千南兵原为精锐,开枝散叶更是令兵勇倍增!你做的甚好。只是不知这支骑兵作何称呼。”
叶思忠一愣,随即拱手笑道“尚未起名,还请都督示下!”
戚都督一笑,回头望向了我“启蓝,你向来最有主意,你且说此骑兵团作何称呼为好?”
我微微顿了一秒方才答道“这支骑兵脱胎自都督抗倭之军,如今肩负保卫国门安定之重任,铿锵铁蒺藜,惟愿保关宁。我看不如就叫关宁铁骑吧!”
“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戚都督暗颂了几遍,一排桌子,连叫了三声“好!好!好!”
随即扫视了我和叶思忠一眼,哈哈笑道“就叫关宁铁骑!就叫做关宁铁骑!”
叶思忠也是激动非常,见戚都督笑的畅快,更是愉悦的望了我一眼。
自从他来此之日,便没见过戚都督如此欢欣,这会儿为了关宁铁骑的命名如此愉悦,我们也均从心底感到慰藉。
谁知这世上少有的锦上添花,多的是乐极生悲,戚都督欢畅大笑几声之后,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他涨的满脸通红,剧烈的咳嗽伴着猛烈的哮喘,几乎感觉要把肺咳出来一般!
我们慌忙上去扶住戚都督,帮着他轻捶着背,让他缓一口气。
停住咳嗽的一瞬间,戚都督“哇”的张口,吐出一大口鲜血,整个人仰面就倒,我们连忙将他扶住,防止他倒在地上!
七手八脚将戚都督扶上卧榻,我伸手搭上戚都督腕脉,绿色灵气透体而入,所得到的结果令我浑身冰冷!
戚都督生机已绝,此时他的脉象枯竭的宛如一个死人!
我真的不愿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我却又十分确定——这位为了大明朝边疆稳定、海防牢固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恐怕最多不出三天,便要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从此永恒长眠了!
紧握着戚都督的手腕,我整个人宛如僵住一般,放不开、拿不下,只能任由泪水缓缓滑落!
戚都督缓缓睁开眼睛,轻轻晃了晃右手,将我的手腕反握在手心里,用力紧紧捏着,嘶哑着嗓音道“启蓝,书信我已于三日前送出,此时应该已经到了申时行大人的手里。他身处庙堂之上,最知道此事轻重缓急。”
说到这里,戚都督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我连忙扶他躺下,在戚兴国等一众亲属泪目之中,只听老人家继续毫不迟疑的道“我是自家知自家事,你不必操心我。话不多说,既然已有第一手情报,那你即可上京,见到申时行大人之后,听他安排吧!”
说着又望了叶思忠一眼“思忠,你也走吧!马上赶回蓟州大营,整顿关宁铁骑。如今国库虽比前朝充盈,但仍疲敝不堪。高丽战事贵在速战速决,强大的骑兵当为首要之重!速去备战!速去备战!”
叶思忠也是双目流泪,却应是也不是,不应是也不是。
戚都督忽然笑了笑,抬起手拉着我俩的手腕,用力晃了晃道“大明的未来就在你二人的身上!切莫在此做惺惺小女儿态!路放翁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此刻万分理解陆放翁之情怀,万事只能拜托你们,若是大事可成,我在地下也可含笑九泉!”
这话说得我更加难过,几乎又要落泪。戚都督大手一挥,几乎是厉声的道“快去!快去!别在这里惺惺作态,快去办你的大事吧!”
说完,他又回头望着幼子戚兴国,严厉的道“兴国!你随着启蓝一起去。今后事启蓝为兄长,万事学着、听着、候着,你可明白?”
戚兴国大哭跪地,他兄弟五人均在锦衣卫任职。这次父亲病重,可锦衣卫内部水深似海,五兄弟不敢同时请假,只得派遣幼弟先行回家,照看父亲——同时也是在万一之事发生之前,能有人及时通报,几位兄弟能有机会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