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归京(6/9)
主。”
这时围观的有人说了“你们几个好运气,居然撞见了敏和公主,还不老老实实的跟着人家走?”
“是啊是啊,刚刚我瞧着这车驾出来的方向好像是太子府里头的,看样子这敏和公主是打算把人带去太子府了?”
围观的人一提起来太子谢长熙,都是称赞之声。可见谢长熙的这个太子做的很不错,深入人心,这对于他以后的登基很是重要。
一个君主若是不得民心,便会应了那一句话
“君如舟,民如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说为什么史书上从来不缺的就是起义,那是因为这个君主做的实在是不得人心,导致百姓们一个个都被逼的揭竿而起。
其实若是生活安定,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官员随意敲诈勒索,不用担心哪天就会被抓去从军或者是徭役,百姓们有几个会傻的去起义的?
所以归根结底,想要当好一个君主,单单有治国之才还不够,还要学会察民心,体民意,知民苦,办民事。
这样,一个王朝就能代代延续下去。
如今那几个要递状子的一听见要去太子府,便是把之前那个人给推了出去道
“太子……太子府富贵堂皇,我等粗鄙之人还是不要去了,免得污了太子府的地儿。”
这些人也是怕不被待见什么的,谢明珠听了之后便道
“无妨,只要你们说的都是实情,那么本公主承诺,在案件完全结束之前,你们都可以一直住在太子府。”
谢明珠这样说也是有她自己的考量,若是这些人在外头被人杀了,那可就没有人出来说明这银钱贪污是事实了。
而且太子殿下一向仁慈,只不过多几个人吃饭而已,谢长熙还是养得起的。
见谢明珠都如此说了,这几个人也不好过多说些什么,齐齐低头应了
“我等谢敏和公主恩典,谢太子殿下恩典。”
——
在太子府书房里头谢长熙一听说此事,便是急急迎了出来。
如今一看见这告状的五个人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也暂时歇了问话的心思,而是招来来福道
“你亲自带着人服侍他们几个沐浴更衣,看着他们用完膳食在叫他们过来。”
“别忘了开一处院子出来给他们住,拨去伺候的人也要尽心的。”
“若是叫本太子知道哪个懈怠的,打一顿板子赶出太子府了事!”
“是,请爷放心。”
来福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随后带着有些手足无措的五个人下去了。
谢明珠喝了一口水道“果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还不是托了团团的福。”谢长熙笑着道,“回头皇兄可要好好的谢谢团团。”
“别。”谢明珠摇摇头拒绝“皇兄若是能够平平安安的,便是对团团最大的谢礼。”
“哈哈,好。”谢长熙笑着的时候不忘打趣一句
“看样子早上的甜豆糕不错啊,团团的小嘴这么甜。”
敏和公主白了太子爷一眼,见得如今人都送过来了,交代谢长熙务必看好这些人之后,就起驾回宫了。
为此,谢长熙连夜问了这些人关于护城河河堤银子的事情,连夜就修了一道奏折,准备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交给明武帝。
正乾八年八月中旬,太子谢长熙上表,内诉护城河贪污一案。
帝大怒,命御史谢长熙,大理寺卿,刑部联合主审此事,另派暗卫彻查。
八月下旬,查出牵涉官员二十人。帝震怒,传旨
斩首于菜市口,尸首悬挂三日,拖出喂狗。
为此朝野一震,那些有心思的纷纷收起心思,有狐狸尾巴的也都老老实实的藏好狐狸尾巴,为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