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2/3)
校长发表言论,宣称中国需要搞教育改革,有必要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改变中国学生只会“死读书”的现状。
4月23日,教育部发文,拟在211大学的基础上,建设更具世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部分211大学已纳入考察范围,并将于明年起分批次实行“自主招生”计划,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面向世界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4月25日,《新思维》作文大赛宣布获得包括全国前二在内的,数所国内一流名校“自主招生”的入选条件,即一等奖获奖者,将有可能通过获得加分,进入全国一流大学。
几天之后,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迅速火遍全国。
就连在天机巷菜市场里卖猪脏粉的阿姨,都有力地发表了看法“现在的孩子确实是读书读得笨头笨脑的,你们说光会做题目有什么用啊?毕业了出来,学的东西他又用不上,白白浪费那么多的时间。还有你说考试,多个那么一分两分的,有些人就录取了,有些人就没录取,这个事情就不合理嘛!你就算考试全都考100分,就真比99分的聪明啊?不见得嘛!
我现在看我儿子的成绩,我就不问他考几分,我就看他班里头排名是多少,他要考个五六十分,班里能进前十我也说他靠得好,要那么高分数干嘛?多考一分两分的又不能拿来吃。我说这次搞素质教育没做,国家做得对!早就该素质教育了!你们说是不是?”
边上一大群这辈子都没考过哪怕一次满分的老头子,大清早端着杯装的米酒,一口面一口酒,纷纷举杯表示老板娘说得没错,光会考试有个鸡毛用,真正的聪明人不是考出来的!
类似的对话,在全国各地上演。
林淼明显感觉这股歪风是在替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背书,更让他感到悲哀的是,一群原本最应该痛斥所谓“素质教育”的老板姓,反倒还兴高采烈地替“素质教育”说起了话。
但这又并不能怪他们。
毕竟提“素质教育”的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老板姓不懂里面的门道,被洗脑也难以避免。别说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就算是读过书的,特别是那些未出校门或者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也照样轻而易举就会被某些鬼话所蛊惑。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直到20年后,“素质教育”的谎言才逐渐被人戳破。
而在这谎言横行20年里,中国的教育质量,整体上其实是在下降的——单以林淼目前就读的东瓯中学为例,2010年之后,录取分数线就逐年下调,从700分一路降至640分,而总分则只少了30分而已。虽然这里头,也有人口比例失衡,考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与“素质教育”直接或间接挂钩的“自主招生”,也是等到2020年才被正式取消。
总之一句话,特权阶层说话办事,一般老百姓不到自己吃亏,根本不可能想明白规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中国的幸运则在于,因为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有了可以在某个角度上和特权阶级家庭孩子正面掰手腕的机会。
参与游戏的人多了,特权阶级打着“我是为国家好”的旗号的戏法,自然就变不下去了。
几十万双眼睛,都特么看到你们作弊了啊!
林淼不想招惹是非,把这些话全都埋在心里,敌不动我不动,尽可能地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这半个月来越发受老百姓轻蔑的考试上。五月底,林淼完成了化学、历史、地理和英语四门科目的会考,剩下语文、数学和政治,就是明年的任务。至此,他也终于完全进入了高考备战状态,明年文理分科之后,他将不用再像其他高二学生那样,还要继续花多余的时间在理科科目上。所以说起来,林淼一边在心里鄙视特权,一边自己却占尽了特权的便宜。
人生就是这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