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稷山之胜】(2/3)
、明大宁总兵陈愚忠,率领骑兵3千人屯兵全罗右道全州府、明海防副总兵吴惟忠,率领4千人进至忠清左道忠州牧与南原都护府互相呼应,明宣武卫游击将军茅国器,率兵3千人屯守尚庆右道星州牧,控制岛岭、秋风岭。
另一边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也在群臣们的压力之下,不得不起复起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
8月初3日,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临危受命在南海岸收集残船12艘、残兵100余人。
李氏朝廷判断水师已不可能振兴,就命李统制使改从陆战,但是李统制使却上书反对道“朝鲜语自壬辰年至今五六年间,倭贼之所以不敢攻入全罗左右道,全是因为有水师阻遏道路,现在臣还有十二艘战船,出死力拒战,还有胜算,如果完全撤废水师,那么就是倭贼的庆幸了,臣担心他们从全罗左右道直抵汉江,虽然战船不多,但只要微臣不死,倭贼就不敢欺侮我国!”
李氏朝鲜郡王收到书信后,急忙收回成命。
紧接着倭军大批来袭连克尚庆右道晋州牧泗川县、全罗右道光州牧一带。
8月13日,由幕府左近卫权中将宇喜多秀家、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小西行长、幕府第五军下参议岛津义弘,等所率领的五万倭军从尚庆右道夹击而来,直扑全罗左道南原都护府城外。
再加上李氏朝鲜水师的覆没,导致李氏朝鲜南部沿海的防线开始崩溃,而南原都护府周围的李氏朝鲜守军们也陆续逃离岗位。
使得南原都护府顿时成为了一座孤城,城内的守军以明东征左副总兵杨元,所率领的3千明军为主,其次就是李氏朝鲜忠清左道防御使李福男,率领的5千李氏朝鲜军驻守在此。
8月16日,在三路倭军的强势猛攻之下,城内守军出现崩溃现象,危难时刻明东征左副总兵就让李氏朝鲜忠清左道防御使与自己一起撤退,但遭到了拒绝。
随后城破,明东征左副总兵逃了出去,往李氏朝鲜王国北部忠清右道撤退,其余将领全部阵亡!
眼见明东征左副总兵镇守的南原都护府失守后,明大宁总兵也放弃了全州府北撤回京畿右道汉城府。
待明东征左副总兵成功突围回到了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时,立马就受到了明廷和李朝的极大不满。
但是得知情况危急之后,明备倭总兵麻贵,即刻将各地的驻守兵力召来守卫李氏朝鲜首都京畿右道汉城府。
此时倭军自忠清右道公州牧兵分两路,由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加藤清正、幕府丰后国藩主太田一吉,率兵攻取了忠清右道清州府、天安郡,幕府第三军甲斐守黑田长政、幕府第八军右军大将毛利秀元,率兵攻取全罗右道全州府黄石山城。
其余倭军则乘胜长驱直入,再次将兵锋指向京畿右道汉城府,各地的李氏朝鲜守军们又得知明军撤退,顿时战心全无。
又加上倭军的节节胜利,使得京畿右道汉城府再度陷入到恐慌之中,就连明备倭总兵也准备放弃汉城府王京,携带李氏朝鲜郡王北逃平安西道平壤府的打算。
很快驻扎在平壤府的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朝鲜经略杨镐,得知后,他急忙赶到京畿右道汉城府,当面斥责了明备倭总兵的举动,责其不战之状,并将临阵脱逃的明军南原都护府守将明东征左副总兵杨元,押解回去辽东都指挥使司辽阳卫问斩。
并打算交由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松,处理,至于全州府守将明大宁总兵陈愚衷,则打三十军棍用来稳定军心。
9月15日,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获知倭军即将进攻的消息,立刻召集诸将,以〈必死则生,必生则死〉和(一夫当迳,足惧千夫)的信念来激励大家背水一战。
翌日,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所率的12艘战船在全罗右道海南郡之鸣梁海峡遭遇到330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