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条明路(1/2)
正思索着,王庆已经径直闯入了小院里,抬头看着小楼上的张正书,阴阴一笑道“小官人好兴致啊!”
说罢,他就钻入了小楼,楼梯传来了“蹬蹬蹬”的响声。
随着王庆的接近,张正书突然间也想通了。如果事情泄露了,王庆不会这么轻松的。想明白了这一点,张正书便放宽了心,躺在躺椅上,等王庆上楼后,示意他随意,自己就不招待他了。
“整个开封府都如同过年一般,你却在此偷懒!”王庆笑骂一句,扯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自顾自斟起茶来。“你家的茶,永远是这般特别。”
能不特别吗,张正书这是特意让人去采的冬茶。以最快的速度运回开封后,张正书亲自炒的茶叶。
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张正书原本是不会炒茶的,但他有了顶级厨艺,对火候的掌控已经妙至巅毫了,只试了两次后,就根据系统给出的步骤,成功的炒了茶。
这一炒,直接把炒茶的时代从明朝提前到了宋朝。
但宋人习惯了点茶法,对于泡茶法是不怎么感冒的。好在张正书也不奢求茶叶赚钱,只是想找到一些关于后世的记忆而已。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流行的东西,点茶法确实更富有情趣,符合宋人的审美。历史上,泡茶法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朱元璋罢了贡团饼茶,才使得散茶独盛,茶风为之一变。为什么茶风会变呢?因为蒙古人简单,不懂点茶法,喝茶就是拿来用水一煮,加上奶和盐,有时候还加入黄油,就是奶茶了。
可汉人喝不惯,点茶法又繁琐,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汉人鲜有富裕的,所以只能泡茶来喝了。
这是环境使然,并非汉人想泡茶的。
但也是因为习惯,自元明之后,汉人就习惯泡茶了。再加上朱元璋罢贡茶,而散茶代替龙团凤饼,炒茶工艺逐渐流行,撮泡法也逐渐兴起。上流人士带头喝泡茶,下面的百姓自然也就跟风了。
宋朝还没有喝泡茶的土壤,想要培育起来要花费大力气。这种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了。再加上现在宋朝榷茶,只能官府经营,哪怕是走私也只能海上走私,而且风险极大。有那么多赚钱的行业,为什么非得和朝廷过不去?
所以,自己炒来喝一喝没关系,拿出去卖的话,恐怕就要吃官司了。
“这茶是自己炒的,外面可没有得卖……”
张正书这话等于把自己的嫌疑洗清了,茶叶是从榷货务买的,有钱谁都能买。榷货务就是管理榷茶的机构,商人买茶,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证到榷货务或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当然,这也是表面的做法而已,有钱有关系的是想买什么茶叶就买什么茶叶。
当然,你的茶叶不能卖给西夏、辽国他们,因为榷场里的茶叶,都是官营的。你走私其他东西没关系,但一旦走私酒和茶,那对不起,你摊上大事了。
榷酒和榷茶,大宋可不是说说而已。
王庆也不会去纠结张正书钻了什么政策的漏洞,这年头钻漏洞的商贾还少吗?虽然皇城司很热衷勒索这些商贾,但张正书是他的秘密合作伙伴,这种事自然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西军打赢了,接下来皇城司就忙了。”王庆放下茶杯,低声地说道。
“王公事想说什么?”
张正书笑道,“是想我指一条明路吗?”
“嗯?”
王庆升腾起了希望,他发现张正书的判断就没有出错过,连忙问道“甚么明路?”
“辽国。”
张正书低声说道,“辽国要介入了,但要牵制住契丹人,就必须给契丹人增加一个对手……”
“小官人,你是说黑水女真?”
王庆眼前一亮,然后又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