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图报(2/3)
从箱子里取出的一叠盐引帮我归拢归拢,归拢好明天给段吉庆送去。
仪真跟扬州一样是淮盐集散地,被贼匪攻占前两淮盐运司的批验所就设在仪真,仪真的好多百姓靠盐吃盐,靠背盐甚至贩卖私盐为生。张士衡不但是土生土长的仪真,还跟韩秀峰一道去海安查缉过私盐,对盐引并不陌生,下意识问爸,这么多盐引全送给段老爷?
怎么了?
这么多引值多少银子,三老爷晓得吗?
就是三老爷让送的,他怎会不晓得。张德坚顿了顿,又笑道川盐跟淮盐不一样,别看这么多印,其实全是漏引废引,值不了多少银子。
川盐怎么就跟淮盐不一样?
想到儿子今后要在吴文锡这儿当差,不能什么都不懂,张德坚示意他坐下,耐心地解释道早在雍正年之前,四川跟两淮一样是‘给票行盐’,一样有场商运商,各地一样有卖盐的坐商,课税也容易,每年少说也能上交户部两百万两。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乾隆五十七年,井枯水涸,灶户商人家产尽绝,无力纳课。有些州县为了完课就禀明道府,议定将盐课银两摊入里下,随同地丁征收,而盐呢归民间自贩自食。
张士衡喃喃地说摊盐入亩?
对,就是摊盐入亩,那会儿的主要税目有井课引税羡余羡截四项,在产盐州县比如阆中等地,四者合称‘税课羡截银’。在不产盐的州县比如安县巴县,羡余羡截与引税合称‘税羡截角银’。
张德坚顿了顿,接着道有些州县这么摊盐入亩,可以有些州县的坐商还有利可图,有余力完课,那些州县官也就没理由推行摊盐入亩。但这么一来就乱了,那些施行摊盐入亩州县的商人甚至百姓,就可以想买多少盐就去盐场买多少盐,再贩卖到那些没施行摊盐入亩的州县。
这就是私盐!张士衡脱口而出道。
所以朝廷晓得之后就不许四川施行摊盐入亩,可那些已施行摊盐入亩州县已经尝到了甜头。对那些州官而言摊盐入亩不但可以完课,还能多收点弥补正赋的亏空,一个个阳奉阴违,府道乃至藩司为了完正赋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没能禁绝,反而跟着施行摊盐入亩的州县越来越多。
后来呢?
朝廷既担心私盐透漏到那些没施行摊盐入亩的州县,更担心川盐透漏到淮盐的引地,不但从未准过四川三番两次请奏的摊盐入亩,并且每隔两三年就命四川总督甚至派钦差来严查积弊,可四川的盐务已积重难返,不管派谁来也没用,就一直拖到了今天。
这些废引和漏引又是哪来的?张士衡不解地问。
刚才不是说过吗,各州县摊盐入亩不但没有得到户部和圣上的同意而废止,反倒变得愈演愈烈。可朝廷的盐法还在,所以那些州县一边施行摊盐入亩,一边还得每年请领盐引,假造盐商名册报部,接着维持面子上的专商引岸规矩。张德坚笑了笑,接着道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废引漏引也就是这么来的。
说一套做一套,合伙骗皇上?
所以说积重难返,所以说四川盐务几乎全纲颓废。
那段老爷要这些废引漏引有什么用?张士衡追问道。
张德坚解释道不是还有不少州县没施行摊盐入亩吗,有部引就可以去盐场买盐,买到盐就可以贩卖给那些没施行摊盐入亩的州县。段吉庆八成不会去贩盐,但可以把这些漏引废引转手给那些盐商。
张士衡想想又问道爸,这些盐引要是转手给那些盐商,段老爷能赚多少银子?
这要看转手给谁了,要是转手给专做私盐泛滥州县买卖的盐商,也就值两三千两。要是转手给私盐侵灌不多的州县盐商,少说也能赚万把两。不过相比欠韩志行的人情,这点废引实在算不上什么。
这倒是,细想起来三老爷其实一两银子也没花。
不说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