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5 风雪夜刺(下)(6/7)

目录

荀攸常和荀贞一起去西乡,对荀贞的家当、底细了解得一清二楚。要不是高阳里中住不下太多人,他直接就请荀绲同意叫荀贞把手下的轻侠全部接来里中了。

“好,好。”

荀贞也有想过,在黄巾将要起义的前夕,他是住在城里,还是搬去繁阳亭的庄子里住?两个选择各有好处。城里有城墙保护,繁阳亭的庄子里有几百人手。如今宗族既然决定组织丁壮、宾客,自己又能调数十人入住里中,选择哪个自然不言而喻了。当然是住城里。

……

次日一早。

荀贞亲去西乡,选了五十个悍勇的轻侠,私下叮嘱许仲、江禽、陈褒等留守诸人务必要提高警惕。江禽问他为何?他直言说太平道可能会造反。

许仲、江禽、陈褒都不是莽撞的人。这要换了程偃听闻此言,第一句话肯定是“俺现在就去砍了陈牛、原盼!”陈牛、原盼是西乡太平道信徒的头目,最有威望的两个人。许仲三人不然,没有喊打喊杀,因对荀贞一贯的信任,也没有怀疑荀贞的话,震惊过后,三人说道“吾等知道怎么做了。”还能怎么做?当然是日夜紧盯本乡、本县太平道信众的动静。

挑好人,荀贞回县的路上,令小任“事涉重大,不能不通知文谦。你去铁官,将此事悄悄地告诉文谦、小夏。江鹄性莽撞,就不要告诉他了。叫文谦和小夏提点精神,盯牢范绳及铁官徒、奴。如果有变,可临机制宜,万事有我给他们兜着。切记,莫要事到临头,心慈手软。”

小任接令而去。

荀贞又令程偃“你去许县。告诉陈家,就说吾郡可能要生变,请他们且来颍阴,与我家同住。”

……

下完这两道命令,他思前想后,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回到家里,把轻侠们安置下来。他家宅院小,住不下这么多人,大部分安排到了荀衢家住。

忙了一天,帮族中诸家选拣子弟、宾客、奴仆,编练成伍。又把带回来的兵器铠甲一一分下。

晚上,荀彧来找他,说道“长辈们联名给郡府上书,府君不置可否,看来是不愿捕拿太平道渠帅了。县君接受了吾家与刘氏等族的进言,已开始遣吏排查吾县的太平道首领,并遣吏卒严守门墙。……,另外,刘氏等县中大族听从了吾族的劝告,也在编练子弟、宾客,以防生变了。”

类似荀氏、刘氏这样的大族,诗书传家,知古通今,族中多有见识过人、见微知著的才俊,去年上书天子,请诛张角等的刘陶就是刘家子弟,不是寻常百姓人家能比的。所以,一闻张角谋反,就敏感地嗅到了风声不对,不用别人多说,自会马上着手预备。

他们这样的大族,族人多,宾客、奴仆更多,一着手预备,组织起来的人手就不在少数。像荀氏这样一个稍嫌清贫的宗族,尚能组织起过百人手,刘氏乃宗室之后,也没受党锢,家大业大,粗略估算,少说能组织起来二三百人。

当世的农人半农半兵,每年春秋,豪强大族都会操练宾客、徒附、奴仆。稍一组织,就能初步地形成战斗力。有了他们的闻风而动,这颍阴县又多了些保全的把握。

程偃当晚归来。

荀贞问他“陈家怎么说?”

“小人没能见到老家长,小陈君叫小人转告荀君,说多谢荀君提醒,奈何‘家长年老,不愿离家’。”

荀贞心知,“陈寔年老,不愿离家”只是个借口。陈家不管怎么说,也是郡中名门,许县冠族,即便知道了黄巾将要生乱,也断然没有抛家弃舍,离开故土,来依附荀家的道理。他想道“也只能等到黄巾起事后,再遣人接他们来住了。”陈家族人少,家里比荀氏更清贫,也没甚宾客、奴仆,谅来待到那时,等亲眼见到遍地黄巾起后,应该不会再拒绝他的安排了。

……

两天后,在荀贞的协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以失落魔女之名 一夜回到改开前 一溪流水渡轻舟 一头叫做阿花的奶牛 清浊界 夜王纪 夜里的星星都是你 星河 星光灼灼 修真得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