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攻城拔寨(2/3)
的一千五百明军都成了俘虏,经秦博扬赵立山等人的规劝,基本都归顺了秦川,镇守这里的参将王丕,则被压到宁武关,和姜瓖温不游等人关了起来。
秦川花了两天时间来筛选降兵,并把这些降兵全部打散,一部分派往宁化所和静乐城,一部分直接送回娄烦训练。
留在宁武关的只有不到一千人,阳方口堡五百人,这些人每天都要接受训练,好让他们能在建奴抵达之时发挥一定战力。
秦川还派人去朔州,把降兵的家眷都接过来,安排在宁武关到静乐一带开垦农田。
两天后,秦川派李顶梁、胡海、李壬九和刚投效的秦博扬、赵立山等人,携带姜瓖的印信,率三千人马沿着内长城往西北推进。
用诈城、招降、内应、强攻等方式,先后攻取神池口、义井屯堡、武州、利民堡、八角堡、大虫岭堡等诸多军堡,最终进逼老营堡。
秦川还派老黄领数百兵力上芦芽山,控制马伦军马场。
这个马场的草甸比云顶山马场还丰美,这些亚高山牧草长势比蒙古草原的牧草高几倍,单单是海拔两千多米上的山顶那片草甸,就有六千多亩,再加上周围缓坡的草甸,能放牧的草甸超过两万亩。
这地方,也是要圈起来做军马场的。
秦川则留在宁武关,主持防务和阳方口、宁武关的增建工程。
宁武关的城墙高三丈五尺,底部厚达四丈有余,顶部厚两丈三尺,包砖三尺,这么厚的城墙,算得上坚固无比了。
秦川暂时没打算改建城墙,因为工程量太大了,他只在东西南北四面城墙的两丈之外,各建两座护城炮楼。
这种堡垒呈圆形,直径五丈,和城墙一样高三丈五尺,分三层,地基要深挖一丈,墙壁厚两尺,整体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
每一层的墙壁上各开有六个炮孔,十二个枪孔,但没有门。
因为炮楼和城墙只隔着两丈远,炮楼的顶楼和城墙之间,架有一道天桥,用数十根圆木搭建而成,方便输送士兵和弹药,也方便撤退,若炮楼陷落,还方便士兵撤退,并毁坏天桥。
这八座炮楼建成之后,会和城墙形成立体交叉的火力网,使得宁武关的防卫能力大大提高。
阳方口堡因为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仅有南北两道城门,所以地势很是险要,易守难攻。
但,这只是一座土城,周长两里的城墙全部夯土建成,并没有包砖,而且城墙只有两丈高,若要改建,只能在外面新建城墙,工程量很大。
秦川考虑良久,决定先不建阳方口堡,只在那放少量警哨部队,敌军来袭时,便退回宁武关。
他也不怕明军重新占领那里,因为建奴就要来了,那座低矮的土城是绝对挡不住建奴的。
西北攻略步步推进时,文成、王继宗和牛三春等人,也率领吏政司、户政司刑律司的部分官员北上,开始建立刚攻占的各个州县的内政体系。
其中,岢岚州不仅是防御北方的军事重地,还是山西西北边军的重要屯田地,由州城以北的三井镇为起点,到东北八十里神池口,再到西北八十里的三岔城,这一大片三角形的小平原上,有将近四十万亩耕地。
原先这些耕地大多是边军的屯田,分属山西西北部十几个军镇军堡。
但长年累月的荒废,加上军官和当地官员不断的侵占,如今军田只剩不到十万亩,大多都是些水源匮乏的贫瘠地。
王继宗曾派人勘察过这片地界,得出的结论是:除了现有的四十万亩耕地之外,这块小平原至少还能开垦出上百万亩耕地。
只不过,这些耕地有个很严重的问题:缺水。
这片地方没有常年流水的河流,季节性小河小溪倒是很多,但干旱年分,这些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