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皇城司密探(1/4)
无数文举生蜂拥前来告状,要李小鱼杀人偿命,血债血偿,真的是让得包拯等开封府一众官员头大如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得是想方设法的将他们打发走,别来烦自己,去烦当今官家吧。
毕竟这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不烦谁烦是吧。
这一幕,自然也是让得此时的大宋官家赵祯是郁闷异常,没想到这包黑子竟然如此狡猾,将如此大的一个麻烦转眼之间就踢给了自己,真是黑啊,不仅脸黑心也黑,简直良心大大滴坏。
同时赵祯除了郁闷外,更多的却是震怒,因为他不知道一场好端端的词会比试,到最后竟然会闹到这个地步,出了这样一场人命官司,这到底是怎么了?
难道文举生与武举生之间已经势同水火到这种地步了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
的确,这件事赵祯也早已知晓,毕竟他可是天字第一号人物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掌握着天下最精锐的间谍组织,皇城司,一旦坊间发生任何的风吹草动,他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毕竟他虽然仁慈,但并不傻,虽然迫于祖宗成法将手里的权力给分出去了一部分,与一群文人士大夫共天下。
可那也是迫于无奈,毕竟只要是一个精神正常的皇帝,都是严重的疑心病患者,不可能对手下的大臣完全放心。
所以他是牢牢掌控着皇城司这一间谍组织,来监视这群文臣,包括民间的一举一动,来使自己保持耳目聪慧。
不然,要他真那么仁慈好说话的话,岂不是满朝都是霍光了吗,对吧。
当然,说到这,作者菌不得不再插一句了,那就是皇城司这一组织,必须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皇城司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熟悉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那是宋朝的一个间谍组织,不过很是神秘,很少见于笔墨。
的确,间谍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因为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往往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无法窥视其真实面目。
“间”,根据《辞源》的解释:“事之有隙可寻者曰间。”
这里的“隙”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而因寻找“隙”所采取的主观行为则为“间”,“间”既可以表现为情报认知意义上的窥探,也可以表现为谋略上的离间、策反和破坏等。
“谍”,《辞源》解释说:“谍,伺也,伺候敌人之间隙以反报其主者曰谍。”
谍是一种利用敌人的间隙而刺探情报的行为,如果做名词,则是指利用敌人的间隙刺探情报的人。
间谍二字合用最早见于《吴起兵法·应变第五》中的“急行间谍,以观其虑”。
而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间谍活动应是夏代的“少康用间”,《左传·哀公元年》载:“少康使女艾谍浇……遂灭过、戈。”
据此,朱逢甲在《间书·论间》篇中云:“用间始于夏之少康,使女艾间浇。”
由此可见,间谍活动历史悠久,间谍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变更。
一般认为,间谍活动只存在于战争期间,但随着世界斗争焦点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间谍也不仅仅只存在于政治和军事领域,经济领域里的信息窃取和分析,也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因此,间谍的含义也随之有了扩展,不再是战争的专属物。
现在,我们所认可的间谍,是以各种职业或名义为掩护,采取种种方式,包括潜入别的国家,甚至打入其军队、国家机关内部窃取机密,搜集情报或者进行颠覆、破坏等活动的人。
根据工作目的地不同,大致分为军事间谍和工业间谍(或商业间谍)。
这些形形色色的间谍活跃于黑暗之中,在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