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2/4)
面情况也不一样的。
就像我们常常讲,比如考证派吧,往往说是胡适先生是开山者,而且往往也把俞平伯先生提到这里面来。
但是事实上呢,现在有人就指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余平伯的《〈红楼梦〉考证》是不一样的,胡适先生对于《红楼梦》的考证更着重于史学的。
就是说把《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的版本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面去考证,通过历史、通过史料来对它进行考证,当然这方面胡先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了。
而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辩》或者《〈红楼梦〉研究》为代表的考证呢,更着重于《红楼梦》作品本身。
所以有人称这是文学的考证,那么文学的考证事实上跟后来兴起的小说批评,其实它里边有很多是相融的,文学的考证和小说的批评是相融的,所以这里边的关系很有意思的,仔细来分辨的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而另一位红学家孙玉明先生对此表示说,《红楼梦》之所以形成为一门学问、专学,并不仅仅它有谜,首先是《红楼梦》本身所具备的文学艺术魅力吸引了大家,大家关心《红楼梦》了,才去关心它的谜。
继续阅读
像我无名无姓,大家不知道,我失踪了、死了、活了,大家不会关心。
因为《红楼梦》有这个魅力吸引着大家,所以说大家才要去关心《红楼梦》,也关心《红楼梦》的谜。
考证越多,发现的史料越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越多,出现许许多多的矛盾的地方。
曹雪芹活了四十岁也罢,活了五十岁也罢,咱们知道的都只是些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东西,所以好多是解不开的谜。
《红楼梦》又是一部未完的作品,它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正因为它有魅力,大家要去解这个谜,越解谜越多,越有吸引力。
第二个就是说许许多多的大学者都加入红学研究队伍中来,不是说能搞《红楼梦》就能成为大学者,而是他本身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学修养,他才有《红楼梦》的研究。
历史上熟悉的人物像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先生、俞平伯先生,到后来的周汝昌先生、冯其庸先生、李希凡先生等等,甚至于说咱们政治领袖的参与,更把这个红学热潮给掀起来。
这形成一个重要的群众基础,就是说有许许多多《红楼梦》爱好者在,爱好《红楼梦》不是别人能煽呼起来的,我在这儿推销一个产品,我做什么广告,而是《红楼梦》本身具备这样的魅力,为广大的读者所认同,所喜好,所以说红学的形成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
那么索隐派它作为另一个历史流派怎么说呢,概念是怎么说的,索隐就是因为第一,《红楼梦》有许多谜,曹雪芹有许多谜。
要知道《红楼梦》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那么有许多人,就是说作者在前面有一个误导,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好多人就要去探索《红楼梦》背后隐去的真事到底是什么,然后就出现了种种说法。
包括最早可能是乾隆54年出现了“张侯家世说”,就是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里边提出来的,张侯大家比较熟悉,金庸的小说《鹿鼎记》里边的有一个张勇,历史上实有其人,当时在平“三藩”之乱的时候立过战功。
实际上最早前面还有一个是纳兰明珠家世说,纳兰明珠大家看二月河的小说也都知道,就写了他的家史,有的时候是明珠,有的时候是他的儿子纳兰性德。
还有一说,前一段《宰相刘罗锅》放得很火,说是和珅家世说,等等,实际上说它隐去的真事,也就是《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
所以说,索隐派索解背后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