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牟明

第148章 古北口(1/2)

目录

谁拳头大就听谁的,这是草原上的规矩,因此朵颜三卫对称臣于大明并无任何抵触,他们在意的,是纳贡。

蒙人除了放牧,不事其他生产,所需物品基本都要靠同中原的交易来换取,此时朝廷尚未设置椎场边市,想要获取物品,明面上唯一的途径就是朝贡。

他们进贡皮毛牲畜,明廷赐给他们粮食布匹,青盐茶叶等等,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贸易。

一年朝贡的次数,从十几次到几十次,朝贡人员成百上千,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朝贡,换取他们所需的物品。

数年前的土木之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瓦剌同明廷之间,就朝贡一事引发的巨变。

不过即便朝贡次数再多,规模再大,能满足蒙人贵族的需求就差不多了,普通牧民的日常所需,几乎靠民间的私下贸易,说难听些,就是走私。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

有20,就会活泼起来;

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

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

有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这句话十分经典,边贸的巨大利益,让不少人甘冒杀头的危险也要做。

朵颜三卫这一带的长城各关口,因久无战事,朝廷又要对其施以怀柔之策,管的并不如辽东那么严。

甚至为了安抚朵颜三卫,让他们不与瓦剌、鞑靼各部同流合污,再起边衅,对于民间走私采取放任甚至可以说是放纵的态度。

商队不拘规模大小,远近亲疏,只需按骡马数量,差不多每匹百钱的价格,交些银子给边军,就能进出关口。

按周秦川的看法,这种收钱放行的形式其实已经具备了关税的性质。

宽松的时候,商队甚至能堂而皇之地从古北口出入,若是风声稍紧,也能从其他墩堡进出。

因此古北口成了华北一带的边贸重镇,进出草原的最大一个集散地。

周秦川他们要去辽东,不走海路的话,只能先从这里出关,然后自己再想办法东去。

不过,单枪匹马地跑到草原上,可不是明智之举,关外马匪不少,这种跑单帮的在他们眼中就是肥羊,甚至一些部落也不会客气。

大多都是跟着大商队,或是小商队凑在一起,怎么也要有个几百人,才能出关。

周秦川他们到古北口的时机不凑巧,前两天刚走了一批小商队,如今留在古北口的人数不足,现下就只能等。

要是运气好,来只大商队,立马就能出发,否则的话就只能等着凑人,什么时候人数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出发。

只是要出关的都是商队,不论多少,总有些货物,周秦川三人来的匆忙,无准备,两手空空的样子未免有些奇怪。

古北口是商队进出草原之地,却不是货物集散地,不拘哪个商队,都有自己购置货物的路子,然后再辛辛苦苦用骡马运到此地,周秦川他们想要在这里倒腾点东西去草原上并不容易。

好在运气不错,呆了两天之后,某个跑单帮的小商队,接到家有要事的急报。

这个小商队不过四人,是叔表兄弟,家里出了事,谁也呆不住,都急着脱手货物后回乡。

奈何此时古北口的同行,规模不大,谁的银钱都不称手,最后便宜了周秦川三人。

只出了个稍微高出对方进货的价钱,就顺利地拿下了。

那晚在破庙门口,他们从死人身上发的财,总数有五百两之多,除了银两,还有几锭金元宝,前所未有的丰厚,拿下这么个小商队的货,洒洒水啦。

两边皆大欢喜,对方小赚一笔,有了回乡的盘缠,而周秦川他们则似模似样地成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第九星门 酒店供应商 明末之我有系统 承运而生 网游之非主流大师 农家小旺媳 不朽者联盟 重生俏佳媳 我不是五五开 我来此世开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