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胜负因素(2/2)
100万吨钢铁产量和加拿大的210万吨钢铁产量都算到协约国一方的话,德奥帝国就要处于劣势了。
但是德奥帝国还有一个潜在的盟友,墨西帝国每年370万吨的钢铁产量可不是小数,与法国大体相当。至于泥洪国每年35万吨的钢铁产量,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德奥帝国的船坞都装满了新建或是等待维修的舰船,帝国海军如果是想追加主力舰建造的话,只能是“弗雷德里希大公”级的改进型,因为大型船坞都已经被占用着,而船厂现有的船台最大就是3万吨级的。
35000吨的“皇帝”级和37600吨的“联合力量”级都是采用船坞建造方式,现在再对船台进行改造肯定已经是来不及。
本来吴维认为在12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帝国海军的实力足以碾压英国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而俄国海军根本不值一提,泥洪海军那也是留着最后去收拾。所以再增加12艘“皇帝”级和12艘“联合力量”级就足以结束这场战争。
问题是在得到麦国海军正在大肆对海军和民用造船厂进行改造和扩建的消息后,吴维觉得未来还是充满了变数。正因为如此,他才出面游说帝国议会通过了帝国海军关于新追加建造8艘改进型“弗雷德里希大公”级战列巡洋舰的预算。
在战争时期,整个的国民经济都已经被纳入到了战时体制,此时帝国议会的所谓预算方案,也就是做个样子。
德奥帝国的体制在战争中体现出它的高效的一面来。
吴维不反对建造战巡的另一个原因是,战列巡洋舰的高速性能使得其很容易被改装成航空母舰。虽然现在还是巨舰大炮,战列舰主导海洋的时代,也许到了战争末期,航空母舰就要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在东线,德奥帝国的陆军航空队占有绝对优势,俄国人本身就没有多少飞机,而且性能十分落后。可是在西线战场,德奥帝国的飞行员们与英法两国的飞行员在法国上空中却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