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表态(1/2)
秋田义雄个子不高,看上去很精壮,眼睛不大,盯着人看的时候,眼中射出的冷光让人心里发慌。
张晓儒用日语恭敬地说“秋田先生好。”
秋田义雄见张晓儒可以说日语,而且说得很标准,脸色顿时缓和下来“哟西。”
张晓儒谦逊地说“在下张晓儒,在三塘镇红部担任翻译,每日勤学日语,不敢丝毫懈怠。”
秋田义雄点了点头,缓缓地说“蒋思源受伤后不敢再回三塘镇了,如果让你担任三塘镇新民会长,要如何宣传东亚共荣,让老百姓服从皇军呢?”
他对蒋思源很失望,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的通病怕死。
张晓儒缓缓地说“中国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吃有穿有房住就可以。哪怕吃的不好,穿的不暖,房子也小。只要他们饿不死,冻不病,就不会反抗。”
如果放在四年前,这一套确实可以,但现在群众的觉悟都高了。
群众早就知道,为什么要打东洋鬼子,更加知道,只要赶走小日本,他们才有好日子。
秋田义雄微微颌首“哟西,不饿肚子,确实比什么宣传都好。你准备怎么做呢?”
只是,在日本占领区,能做到不让中国老百姓饿肚子吗?
张晓儒缓缓地说“如果我在镇上主持新民会,将以新民会的名义,办一家榨油厂、斗铺,再开家药店和布店。”
年前日军的扫荡,根据地出现了很多无吃无穿无房的三无人员。
县委为救济遭受日军蹂躏村庄的难民,征得党员同意,拟出共同遵守的“三凡”条约凡享受津贴的党员,自愿省吃俭用,捐钱捐物救济难胞;凡吃派饭的党员,与群众同吃一锅饭,补足米票;凡独占民房的党员,迅速搬离,与群众同居。
张晓儒的七零五民兵连,战斗在敌占区,不能与群众同吃同住,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根据地。
办榨油厂,原材料很足,淘沙村的杂货铺,就堆积了很多核桃、花生和胡麻籽。
欠缺的是生产工具,虽然可以用土造打油槽,但借用新民会的名义,光明正大去太原、保定,甚至北平、天津等地购买榨油机器,效率比打油槽高得多。
至于斗铺,就是粮站,以新民会名义收粮,这比杂货铺以货易货方便多了。
还有药店,也是为了解决群众生病吃药的问题。
无论是根据地还是日占区,每年各种流行病,像流感、痢疾、疟疾,还有伤寒、回归热、麻疹、天花、水痘等,每年都要夺走上千人,甚至数千人的生命。
马上立春了,又到疾病高发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开一家药店,不知道能救多少人的性命。
至于布店,主要为郭青平做军装原料,也可以给军区布匹。
整个军区上万人,每人每年要两套单衣,两年一套棉衣,六双鞋,两条毛巾,还是米套、帽子、皮带等,需要多少布匹啊。
秋田义雄喃喃地说“以新民会的名义?”
张晓儒微笑着说“他们吃着新民会的油和粮食,穿着新民会的衣服,用新民会的药治病,能不感恩皇军吗?”
秋田义雄认真看了张晓儒一眼“这些想法倒很新颖。”
张晓儒笃定地说“让老百姓不饿死、病死、冻死,但凡有良心的,都不会与皇军作对。这些措施实行后,不敢说三塘镇没有抗日者,至少,不会再出现像大云村那种,大部分与皇军对抗的情况。”
秋田义雄问“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打着新民会的名义可以,要是让新民会出钱,就行不通了。
张晓儒坚定地说“完自筹,不给皇军和政府添一丝麻烦。我们的任务,宣传皇军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谋福利,坚决将、游击队驱逐出去,不给他们生存的土壤。”
秋田义雄握着张晓儒的手,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