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与赵知州做对的人们(1/2)
泉州的冬天是很惬意的日子。南下的船只都已经出发,各种扰动城市的事情也都终止。这座城市开始进入一个慵懒的时日,直到被第二年的航海激活。
赵氏在泉州的日子就更显得惬意,每一支都养了自己的戏班子,大家互相比着开发新的戏曲节目,或者在已有的曲目中尝试推陈出新。在泉州到处都能听到唱曲的声音,在东湖的游船更是能欣赏到很高水平的演出。
在泉州只要穿上厚衣服,就能抵挡住寒气。特别是棉布与棉花流行起来之后,泉州的棉袄随之兴起,坐在游船上冻到瑟瑟发抖的人也越来越少。
赵宜昌与一些泉州里面比较头面的人物坐在一起,他虽然是赵氏,却并非官员,也不是富户,所以位置很靠后。
慢悠悠的喝着酒,赵宜昌听着酒桌上的谈论。
“磨勘的考评已经到了,不知道大家要怎么对吏部讲。”说话的是泉州造船厂的管事,宋代国营企业利润丰厚,而且多数都有临安朝廷安插的人,地方上的官员对这些国营企业有发言权,却没有主导权。
听了管事的话,一位官员笑道“你们也是手眼通天,能上达天听。这等事问我们又如何。”
管事并没有接这个话茬,正因为能够上达天听,国营造船厂的这些人才知道赵嘉仁与现在独相的左丞相贾似道关系很好。贾似道贾相公炙手可热,权势大到没边。在有明确情报之前,他们这帮大宋国营企业的人怎么敢发动对赵嘉仁的政治进攻。
官员情绪不好,也没心思追这个话题。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长长叹口气,“我们日子惨啊。以前蒲家还在的时候,每年的孝敬按时按点。现在赵嘉仁铲除了蒲家,占城商人跑了个精光,那些大食商人各个深居简出,生怕被赵嘉仁看上之后杀头。整个泉州竟然被弄到完全没了生意……”
说到这里,官员眼中晶莹,仿佛马上就要涌出泪水,周围的官员们也心有戚戚焉。泉州的官员和其他有通商口岸的城市一样,分为民政与市舶司。市舶司素来是大肥差,让民政的官员们非常羡慕。然而赵嘉仁歼灭蒲家之后,局面就翻转过来。市舶司的生意清淡,倒是民政的官员们日子依旧,甚至或多或少因为拍卖蒲家财产而赚了一笔。有升有降,现在成了市舶司官员开始羡慕起民政官。
又灌下一杯酒,市舶司的官员大声说道“吏部磨勘之时,我等该据实以告。”
赵宜昌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这举动倒不是他要附和这位官员的态度,而是他感到无聊。泉州的冷清并非从赵嘉仁歼灭蒲家才开始,早在去年,市面就已经开始冷清。蒲家的船队不北上,而占城海盗从南来,倭寇从北到,弄到福建路海上贸易很是冷清。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击破两边海盗的赵嘉仁才是挽救泉州的大功臣。至少他让泉州恢复了起码的平静。
然而在市舶司的官员们看来,赵嘉仁歼灭蒲家的行动断了他的财路。那帮捞到好处的官员们又闭口不言,以至于赵宜昌几个月来根本没听到对赵嘉仁的善意评价。
也许是觉得气氛太沉闷,桌上又敬了一巡酒后,船厂的管事给赵宜昌敬酒的时候问道“赵兄弟,我们听说赵知州一直想请你到他手下办事。不知现在如何了?”
听到这个,赵宜昌忍不住苦笑。他再次暗自告诫自己,以后千万不要乱说话,特别是不要乱吹。赵嘉仁几年来数次尝试招揽赵宜昌,那时候赵宜昌并没有把赵嘉仁放在眼里。之后赵嘉仁一飞冲天,不仅立下大功,更成了泉州知州。这之后赵宜昌觉得不好意思再去找赵嘉仁,至少赵宜昌觉得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提也没意思。可现实让他看到,哪怕是无心的一句话,听到别人耳朵里之后总是会被有心人记住。
被人再揪出这样的过往,赵宜昌索性笑道“我现在每天都在等赵知州前来招募,可此一时彼一时,左等右等都没等到。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