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情愿的和平(九)(2/3)
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意思就是快速行军看似能后发先至的给敌人措手不及的打击,可行军很辛苦,强壮的士兵跑得快,瘦弱的士兵跑得慢,如果是一日夜跑一百里,大概能按时到达的只有十分之一。三军统帅身边没有这么点军队,会有危险。如果是一天一夜跑五十里,顶多到一半人,上将军会因此遇到危险。如果是一天一夜跑三十里,大概只有三分之二能抵达。
以宋军的这个行军水平,他们一天跑了六十里,此时部队定然只有一半到达。张弘范感觉战机已经抵达,立刻下令他的两万人开始南下。
忽必烈对宋国的战争中使用的元军基本都是汉军,所以部队里面骑兵的数量不到两成。张弘范带出来两万人马,有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其他的都是步兵。之前张弘范不想被宋军发现他的动向,所以收缩部队。此时觉得战局不可失去,便带了三千骑兵直接南下。
平原容易行军,张弘范的部队如同虎狼般冲出,这一路上感觉可实在是威风。然而张元帅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宋军应该分成好几路出击,而且队伍会拖很长,张弘范应该很快就会遇到宋军。可这两万人走出去十几里地之后竟然没见到任何宋军的迹象。张弘范知道蒙古大汗绝不会故意坑他,既然说宋军已经有行动,那就一定有行动。
十几里地对骑兵来讲并不是多大问题,张弘范虽然谨慎,却不是个胆小如鼠之辈。既然十几里没有看到宋军,他便继续前进。又向前走了十里地,张弘范终于看到了宋军的旗号。他能见到在大道上距离蒙古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有个黄橙橙的城寨,上面有高高的望楼,并且打起宋国的旗帜。
见到宋军这么快就完成了一个城寨,张弘范就感觉事情不对。催马靠近,就见城寨的墙好像是稻草编成,但是墙壁,壕沟,拒马全部都有。看着竟然是城防坚固的样子。张弘范下令,“用火箭射一下!”既然城墙外面是稻草的样子,火箭大概是能让它燃烧的。
火箭没办法射太远,骑兵中的长弓手刚靠近到城寨五十步左右,墙壁上就冒出一股股白烟,张弘范估摸着城内就该有防御部队,倒也不惊讶。然而成为重点打击目标几名长弓手就已经被打倒在地,惨叫声传来,士兵们都变了脸色。有人想去救援,半路上也被打倒。这下可没人愿意再去送死。
张弘范叹口气,虽然这对士气有伤害,却也只能让那几名过于忠心的弓箭手自己撤下来。他命道“先退后三里扎寨!”
最后张弘范的大营在距离路边七八里的一个小村子里,抓了些村民询问,村民讲说这几天宋军一度络绎不绝的向东而去,也不知道为啥现在突然没了人。张弘范也很奇怪,这不符合道理。除非是宋军全军全部保持每天六十里的速度行军然而这等事也就是想想,这等军队都是精锐,有个几千人已经不得了。蒙古能够肆虐天下,就是数以万计的蒙古骑兵都有着非常高的素质。张弘范虽然知道宋军装备很好,却还是认为这帮南蛮子都是瘦弱的。
第二天一早,张弘范开始埋锅造饭。而距离张弘范大概五十里外的滑县,被认为身体素质不高的南蛮子们已经吃完了早饭。宋军在沿途上留下一万人马守各个兵站,六万军队中一万作为预备队,其他五万全部从距离滑县十里外的营地出击。
十里路不过是一个小时的路程,而且蒙古军从昨天晚上确定宋军在十里外扎营,便也在城外扎下营地。
忽必烈把三万不中用的部队留在城内,他认为这帮人守城的能耐总是该有的。蒙古大汗忽必烈与大帅伯颜分别带领部队移动到了宋军两侧,加上确定断了宋军后路的张弘范,蒙古大汗觉得宋军如此莽撞的行为就是赵嘉仁过度膨胀的结果。
忽必烈大汗想的没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