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二 举家搬迁(2/2)
愁家中物件太多,不想舍弃,又无法全都带走呢!”
车晨表示没关系,你就算把整个宅院都搬了,我也能装得下。
要搬家了,罗家在淮安几十年,要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不过早年战乱时期是因为一家老小都在,没办法保证安全,所以罗岩祖父二人就没有选择南下,当然也是心存侥幸,后来金国很快占据了淮安,再想要离开就晚了。于是罗家一直在淮安隐忍度日,直到罗父故去,罗岩成人之后,金国对待治下百姓也越加严苛,南下去大明的念头便一发不可收拾。
什么商铺生意都可以舍弃,唯一有些的不舍就是对自家这几十年的宅子。
要知道淮安城的房价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极高的,像罗岩他们所在的街坊都是富裕平民和商户,套句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妥妥的中产阶级社区,这一带一个三间房的小院至少也要五十两以上,五十两的购买力换算成现代华夏币也不过几万块,现代在淮安这样的繁华二线城市几万块能买房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就是这区区五十两对普通平民来说至少也要赞十几年甚至更多,更不要说农户了,这年头的农户苛捐杂税之重,不但官府收税,粮食地主也盘剥,除非有几十亩以上的私田的富户地主,不然一年不说剩多少钱了,不欠钱已经是好人家了。
但是私人田地如果没有背景,不是读书人也没有衙门里边的亲戚,是很难保得住的,早就被人设计强卖甚至强占去了。
所以这就成了一个驳论,在车晨他们看来很便宜的城市里的房子,底层民众根本买不起,富户都有自己的家也不愿意买,除非是外来急需安置下来的人。
所以在古代搞房地产是基本不可行的,除非有上到朝廷下到民间的统一支持,但是以封建时代的观念和办事效率,这又是不可能的。
罗家的宅子是祖辈几代打拼下来的,要知道古时候住宅的形制大小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这三进的宅子一般都要有品级的官员或者士大夫才能居住,商人小民就是买得起也是非法的,官府一句违制就足以让你抄家灭族。
不过到了王朝末年,这些规矩也都放松了许多,现在商人也多穿绫罗绸缎,这明显有违太祖之法。
罗家也是钻了空子,由最开始的一间小院收购周围邻居的房子,多年来一直在向外扩展,整合扩建成如今的三进院子。
地方自然不如真正三进大宅那般广大,但是也比普通平民小户的空间大太多了,不过因为院子有些七零八落,并不是古人追求的那种方正,中轴线对称,外表根本看不出是三进院子,所以知道的人中,想要的买不起,买得起或者有权力霸占的人对此不屑一顾,这才让罗家一直以来相安无事。
罗家两个女子每见一处就感怀不舍,吩咐准备带走的几个忠心仆人,将大包小包堆到院子里,一共数十个包裹十几个箱子,甚至连家里的桌椅还有那十六个人也要拆开来抬的拔步床都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