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杨少峰要滚蛋了(2/3)
两个字给咽了回去,夏原吉决定暂时还是不要招惹朱老四。
杨少峰接过话茬,躬身道“祖父大人三思。孙儿觉得吧,这海禁还是放开了比较好,省得那些人的眼睛都盯在大明的这点儿土地上面。
最重要的是,郑和郑公公的舰队还要出使蕃国,不能指望着他的舰队去做生意不是?您想想,这几次出海,他才给内帑弄来多少银子?”
无辜躺枪的郑和连忙躬身道“陛下,奴婢无能。这舰队出使蕃国,确实没办法携带太多的货物,更多的还是携带了补给和贡品。”
夏原吉也躬身道“郑公公说的是。倘若放开海禁,许百姓出海经商,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大量的关税和商税,还有各种海外的奇珍异宝,更能推动船坞的发展,还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一旦放开了海禁,以后文武百官从中得了好处,就再不会有人提议海禁之事了。”
杨少峰也顾不得朱瞻基无辜中枪,当下便接了下去“祖父大人想想,义兄心地纯良,若是文武百官一起喊着要海禁,义兄能不能顶得住?
到时候他们自己私下里做着海商的生意,再变着法子的废了舰队,那我大明的万里海疆又该由谁来守护?祖父大人文成武德,自然不在乎,可是……”
“谁敢!”
朱老四顿时大怒,冷哼一声道“朕扒了他们的皮!”
夏原吉躬身道“陛下,洪武爷年间有空印案,我朝也有临清案,现在贪腐之风依旧,不可不防啊。”
被夏原吉这么一说,朱老四顿时有些泄气——临清案前前后后牵扯了几万人进去,光是被凌迟的就有几十个,上千的官吏被剥皮食草,但是现在依旧有人在贪。
朱老四干脆又将目光投向了杨荣“杨卿,你来说说?”
杨荣斟酌着道“臣以为,彻底开放海禁,有利亦有弊。只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若是陛下不开放海禁,那这由洪武爷年间沿袭下来的海禁,就会成为祖制,后世就再没办法放开,确实会出现夏部堂和杨翰林说的那种情况。
若是陛下放开了海禁并将之定为祖制,那后世的文武大臣必然找不到再行海禁的借口,民间得利,国库得利,内帑也能得利。
从短时间内来看,内帑的收入或许会锐减,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内帑和国库都得了一个细水长流的财源。”
“就是,”杨少峰插嘴说道“肉烂在锅里,百姓手里的钱不还是大明的钱么?如果不能把这些钱弄到大明,再多的钱也是人家的,跟咱大明可没什么关系?”
“可是,海上风浪无常,百姓……”
朱老四依旧不愿意放弃。
杨少峰道“做生意嘛,自然有赚有赔,百姓出海之前,也必然是有心理准备的,正所谓生死有命,宝贵在天。
祖父大人身为天子,给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机会,哪怕是他们命不好,可是也不能怪到祖父大人的头上来,相反,他们还会感激祖父大人。”
杨荣不屑的瞧了杨少峰一眼。
拍马屁?
“启奏陛下,前番免了民赋民税,民间无不感恩戴德,许多百姓家里更是供着陛下的长生牌位。
如果再开放了海禁,却不知民间又该如何感激陛下隆恩?臣请陛下择地试行开海。”
夏原吉瞧着忽然开始猛拍马屁的杨荣,顿时不屑的瞧了杨荣一眼,然后对朱老四躬身拜“臣附议。”
“孙儿也附议。”
朱瞻基跟着躬身道“皇爷爷圣明,这海禁之事,关乎千秋万代,孙儿请皇爷爷三思,择地试行开海。”
朱老四阴沉着脸不说话。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事情也确实是这么个事情,从杨少峰到夏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