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人间菩萨(1/4)
阳关,建于玉门关之南,因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曰阳关。
安舒在方志馆时,曾见百年前的沙洲地志有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县西四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据时间推算,该条记载尚在盛唐之时。今日她亲自到了此处,方知所谓基址,即便唐时犹存,现今却也早已埋没在数百年日以继夜的风沙里,无处可寻了。
唯有这墩墩山上被称作“阳关耳目”的汉时烽燧,挺过了时光流沙之力,留存至今,给他们三人做了现成的避难所。
烽燧中有三间石室,想是当年戍卫边疆的士卒休息轮值的所在。而今自然早已残破不堪,说是三间石室,其实因隔断的墙壁早已倾颓,不过是一个较大的空旷内室,中间有两堵残墙而已。
张隐岱扶了曹安康进去,将她安放在室内一角休息。
曹安康刚刚醒转,身体乏力,说话的声音听来更显娇弱。
据她所说,她被惊马一路带到此处,马匹失力倒地,她便被摔下马来,当即晕了过去。
张隐岱虽不是医生,因自幼习武,对于外伤也颇有研究,替她检查了一下,发现只是脚踝肿起,想是下马的时候脚蹬缠绕所致,余者都是些皮肤擦伤,并无大碍。
安舒见帮不上什么忙,并且自从曹安康醒来之后,除开叫了一声安舒姐姐,其余时间,一双眼睛,都落在张隐岱身上。她相当识趣,干脆去外边检查马匹。
安康的马匹上也有一个水囊,几乎是全满的,这算是目前最令人心安的好消息。然而看着这具毫无气息的马尸,安舒心里,却实在轻松不起来。
马匹受惊,四散奔逃,最终居然到了数十里外的同一个地方聚首。
这可能是巧合吗?
——————————————————————————————————————
墩墩山是此地最高处,据记载,人立于其上,能远眺百里之外。
安舒从南边的石阶拾级而上,到了烽燧的瞭望台,举目张望,却只能看到四面八方的黄沙远接天地,视线所到之处,全是漫无边际的,毫无生气的土黄。天空没有飞鸟的痕迹,地面没有一丝绿意,有风时还能听到沙尘卷转呼啸,一旦风住了,顿时万籁俱寂。这寂静是没有生命的静,是时间对于世间万物无声嘲讽的静。
时光不止不息。万物归寂归灭。
此时光线仍然强烈,稍看久一点,便觉双目刺痛。安舒只能放弃一直观望,转回台下,也不好进去打扰张隐岱他们,便选了一处阴凉地方,抱膝而坐,下巴放在膝盖上,合目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脚步声,她睁开眼睛,看到张隐岱从后面走过来,在她身前坐下。
彼处原本晒着日头,一片刺眼白光,现下却已覆盖在烽火台的阴影之下。
又过去半个多时辰了。
她直起身子,朝对面的张隐岱笑笑,问道“安康怎么样?”
张隐岱似乎也笑了一下,算是跟她暂时和解了,不答反问道“我还以为你讨厌这个妹妹?”
职方司的人,向来对人性观察入微。张隐岱能看出这点,她也不以为奇,也不打算辩解,直接承认“我是不喜欢她,不过也没有到不理她死活的程度。”
张隐岱摇摇头,叹道“曹安舒,你这人忒不识好歹。你妹妹特地托我出来找你,怕你有什么意外。做妹子的,一心惦记你的安危,你这个做姐姐的,却连言语上,都不肯给她留几分情面。”
安舒被他讽刺过很多回,生气发怒是家常便饭,唯有这次,听到他这番感慨,好似心头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不由自主从心底里冒出冷意。挑起眉,脸上反而笑出来“这不正好?你这等忠臣义士,跟曹安康这样的慈悲菩萨,正好凑做一堆。”
不愿再跟他闲聊,也不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