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4/4)
,但他俩都没进主席团提名人选名单。2于一发现自己吃亏就吃亏在没有跟研工部和校团委的老师接触上。研工部和校团委的老师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提名自己呢?之前研会要求的工作流程是,干事有问题先找分管的副部长,副部长解决不了,再找部长;部长解决不了,再找分管的副主席;副主席解决不了,再找主解决不了的,可以找研工部老师。但一般情况下,问题在部长层面就解决了,所以作为一个普通干事,根本就没有与研工部老师接触的机会。所以怎么可能接触到研工部的老师呢?非要想出些“歪门邪道”去找老师,就太做作了,不符合自己的性格。3早就有人传李劲喆会进主席团,当时还不信。他委员选举的票数那么低,却得到了老师的提名,看来小道消息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哎,想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嘛呢?跟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从知道自己考上同济研究生那刻起,自己就定下了这个目标。现在这个目标一下没有了,后面该做点什么呢?于一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下萎靡了下去。
选举过后的几天,于一的副部长、部长分别找到于一,说要他做调研部的部长。因为一整年的调研部活动下来,于一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全程参与下来的,部门的事情再没有比他更熟的了。但无论他们怎么劝说,于一都坚决拒绝了。以至于后来研会的分管副主席和主席都来做工作,于一也没答应。
既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干嘛要去将就呢?还不如快刀斩乱麻,彻底划清界限。
看到于一下子“暗淡”下去,方又明安慰于一“于一,你也不要太难过。你要知道,主席团成员很多时候要考虑学院比例、文理科比例等,尤其是一些大的学院,肯定要有主席团成员,这样才好开展工作。像咱们文科学院的学生少,很多时候就作为候补了。”
“既然要设置那么多前提和条件,那选举还有什么意义呢?直接按照学院和文理科比例任命就好了。名单早就定好了,还非得走那么个过场。真的是冠冕堂皇!”于一就这如此的倔强。
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对于一影响极大,以至于研究生毕业十多年后,这件事他还是一直无法忘却。
或许是研究生时期的一个愿望一下被莫名打破,受到的冲击太大,心有不甘,亦或是于一的棱角太过鲜明,一时半会还不能接受社会上的一些“规则”。
人总要长大,总要成熟,总要学会打磨自己的“棱棱角角”,接受社会的各种“规则”。只是像于一这样棱角过于鲜明的人,每次被“打磨棱角”的时候,都会有种“剜骨剔肉”的感觉而痛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