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春江花月(3/4)
了眼慕容绯,这女人不是没读过多少书吗?竟然就从几个字中猜出完整的诗句。
察觉到洛青荼的眼光,慕容绯淡淡道,“这是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词句。”
洛青荼当然知道这是《春江花月夜》,“我知道啊,重点是你竟然会看诗?”
“不会。”慕容绯直接道,“《春江花月夜》是姜国乐府旧歌,张若虚重新填词作曲,当年秦淮河岸,我有幸听过一次而已。”
洛青荼道,“你去过秦淮?”
曾经姜国的纸醉金迷更胜秦国,十里秦淮的香艳歌舞比之如今的沉壁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秦淮八艳的名头可是远扬天下,如今的沉壁湖歌舞姬虽然多如云烟,却没有哪个能比之当年秦淮八艳的风光。
只不过十几年前,秦国铁骑踏入金陵,香艳的秦淮河也随着战火化为断壁残垣,张若虚在投身秦淮河,只留下了一首极难演奏的曲谱《春江花月夜》在天下间流传。
秦淮的盛景洛青荼也只能从话本和史书中追寻了。
慕容绯道,“年少随师父游历九州时有幸去过一次,听到过《春江花月夜》,至今也只见过夜笙宫那位宫主的琴乐功底能与他媲美。”
连宫中御用的乐师都不行,更何况沉壁湖那些被专门培养出来的妓子可比。
洛青荼惋惜的道,“可以我没有亲耳听到过。”
他也是会奏乐的人,就像练剑的人总会对剑仙抱有敬仰之情,琴乐一道的人也会对名动天下的乐师心存向往。
慕容绯懒散地道,“听闻岐王那里新收了个琴师,好像是叫李龟年,实力不错,在锦官享誉盛名,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洛青荼挑眉,“李龟年?”
他想起前世诗圣杜甫所作的一首诗,那首诗被称为绝句版的《长恨歌》,二十八个字,承载了四十年沧桑巨变。
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个时空的历史和前世的历史完全不一样,但是还是会有很多重合或类似的人物和事件,比如七百年前盛秦的诗酒剑仙李太白,是不是以后乱世起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诗圣杜甫?
慕容绯问江儿,“你们怎么这么多孩子生活在一起,是亲兄妹吗?”
江儿道,“不是啊,我们有的是村里父母早亡的孤儿,也有的是非哥哥捡回来的弃儿,非哥哥一个人靠捕鱼养活大家,非哥哥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小男孩说这些的时候,完全没有失落和悲伤,反而是满满的自豪,这里就是他们的家,魏昨非给了他们满满的爱。
慕容绯沉下眼眸,一个偏远的村子,竟然就有这么多没有父母亲人的孤儿,那么偌大的秦国呢?
富庶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的人,盛京的繁盛伪造了一个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然而真正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阵阵鱼香从厨房中飘了出来,占领了不大的茅草屋。
魏昨非高声喊道,“孩子们,开饭了!!!”
一屋子孩子高兴地喊道,“好!”
然后动作熟练地拿起自己的小木碗和勺子在厨房门口站成一排,魏昨非站在厨房里,挨个往他们的碗里盛鱼汤。
孩子们端着鱼汤各自坐在了自己的地方,安静地开始喝汤。
魏昨非亲自将满满地鱼汤端到慕容绯和洛青荼眼前,“寒舍陋食,还请二位不要嫌弃。”
洛青荼双手接了过来,分了一碗给慕容绯,道,“当然不会,多谢。”
魏昨非也端了碗鱼汤,坐到了他们对面,
魏昨非熬鱼汤的手艺非常不错,但是很烫,几人边喝边聊天。
洛青荼问道,“你们村子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孤儿?”
魏昨非沉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