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妹妹好奔放(1/2)
朝廷没钱,学着元朝的办法炮制着提前收税的闹剧,中户们大抵都已把当年的田税交过了,便是舍不得自己土地里的收成才宁愿冒着被清兵抓住的风险也不肯逃难的,没了收成,他们的日子同样也就没了盼头。
这些中户或许是最势利的一群,他们仰望富贵,不肯沦落为下贱,他们宁愿冒险也不愿意失去仅有的财产和一点可怜的尊严和期盼。
富户在战乱将临之时,则是多会选择收拾细软逃难去的。
战乱过后,哪怕家园被占了,清兵也不会像交战时那样继续滥杀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还可以回来的。
唯有中户还能把土地当做全家生活的保障,生死关头,富户可以不在乎一两季的收成,而穷人也可以直接卷个铺盖打个包袱走人,甚至是直接选择上山去做流寇,这也是明末为什么起义军越剿越多的原因。
有的农民因交不起税,弃耕变成流民,有的则是被起义军抢光了家产,没了过冬的粮食,迫不得已被裹挟着去造反。
明军战斗力固然比起义军强悍的多,例如戚家军和川军,还有九边的边军更是威震遐迩,在剿灭起义军的时候也都立下了无数战功。
奈何流民多得数也数不清,起义军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历史上的陈胜,吴广、黄巾军、黄巢,这些秦、汉、唐年间的农民起义虽然造成了王朝的最终崩溃,而起义本身却最终能被平定。
但是元末和明末的农民起义却形成了燎原之势,绞不灭,杀不绝,最后把整个国厦掏空,让得江山易手。
天浪该怎么办,如何能不让流民继续变成流寇,这是他来到大明后便一直在想的问题之一。
他想过大明亡覆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若想中兴大明,不把症结找到并根治,是根本不可能的。
建立一个王朝凭的不是你从现代开来一辆坦克或是一艘航母就可以办到,民心不服,统治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哪怕你是铜筋铁骨,百姓的滔天怒火也可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天浪来到柳州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这些考虑,弱想让大明长治久安,就必须下猛药,用重典。
大明不是前汉,同样分封诸王,汉高祖开基立国之时,全国登记在册的人口才四百万,当然那时有许多逃户,饶是如此,合并算起来却也不足明初洪武时期六千五百万总人口的两成。
前汉经过两百年的发展,人口峰值也只打到了六千万,不过就是明初的规模而已。
而明末万历年间,人口据研究统计已经打到了一亿三千万至两亿之间。
吃饭的嘴越来越多,可活路却越来越少,崇祯受东林党蛊惑,把江南士绅要缴的监税转嫁百姓头上,三饷压得穷苦人喘不过气,老百姓如何不反?
前汉,也就是西汉,发展了二百年,农民和统治者的土地矛盾同明末相比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所以光武帝可以中兴后汉,而天浪想要中兴大明则非常之难。
好在明末的那些蛀虫硕鼠大多也随着起义军的报复和王朝的毁灭而毁灭了。
而今天浪要想解决土地问题,阻力是有,但绝不比文治第一的孝宗弘治皇帝面临的困难更大。
听有人说孝宗皇帝就是动了勋贵这方面的奶酪而被暗害而死的,加之他的儿子武宗皇帝的死因也很蹊跷,不过这问题只能是一个谜。
然而孝宗至死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天浪或许有机会的。
大明之祸,祸在萧墙之内,而非北掳。
朝廷若能不加税,限制土地的兼并,再分给民户土地,让他们安心种地持家,而不是任由权贵抢夺兼并百姓手中一点儿可怜的土地,把税负转移到穷人头上,大明不会亡。
试问若有一丝生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