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三万精兵可破敌(1/3)
第二日,秦王下令,以辛鹿为少梁邑将,遵都宜阳督魏冉之策,行少梁邑调兵之事。
宜阳都督魏冉,则起身去往宜阳,与蒙鹜交接兵权,之后行宜阳调兵之时。
皂游将军蒙鹜,南下南郑,秦国大军,将在此处集结,自各地征集来的粮草,也亦是送往此处。
秦国巴郡,本就有十万大军,大张旗鼓的运送粮食,对楚可行战略欺骗,不会令其警觉。
六日后,秦王回宫,处理国事。
秦国上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暗中备战。
秦王下诏书,在几日间,就传遍秦国。
自去年至今,接连三战,以至于粮备不齐,国府亏空,今,又有赵魏来犯我河西之地,秦国未定,秦人无家。
寡人欲尽宫中长物,换诸国之粮,大秦庶民,山东商人,但有为秦捐粮捐钱者,授爵封地,与秦共赴国难。
如此一说,传至诸国,皆知秦国空虚,哪有力气能伐楚国呢?
秦王倾尽府库,秦人见之,纷纷响应,其后越演越烈,以至于山东商人,也有其为秦运粮者。
不过,这样又面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许诺给氏族族长的楚国土地,就只能成为族长们的秘密,不知道这秘密,又能守护多久呢?
治户令筹备粮草,上将军点兵,治吏令行封地授勋,御史台上至朝臣,下至诸郡,甚至诸县,替王监察天下。
咸阳造纸厂,咸阳医院,也在有序开展之中,就连任鄙,也暗中组建了他的队伍,开始准备仿造诸国钱币。
十三日后,丞相自燕国来,带来燕国国书。
秦燕之好,好在制赵,秦王之情,盖不能忘,燕国虽未动兵,可燕国上将军乐毅,已出使赵国。
十四日后,洛阳都督冯章,传来消息,雍城平定,斩杀祸乱贵族七百,整合大军共计四万,其两万大张旗鼓,入驻少梁邑,一万回归蓝田屯兵,剩余一万,驻守雍城。
二十五日后,赵国派遣使臣入秦,说与秦赵之好,并无攻秦之事,苏秦从魏国亦是有消息传来,魏国可安。
事到如今,秦北地无事,可专心对楚用兵。
秦王在咸阳又待了五日,和王后好好地温存了一番,对楚作战,岂能这么容易就出了结果,下次再回咸阳,怕是要等到年底了。
韩妗这丫头,心思单纯,对于钱财之物,也并无特别看重,秦王王后,当以秦国国事为重,秦王尽散府库,她也没有丝毫怨言。
嬴荡做好了这一切,于第六日上午,秘密去往南郑,所有人还以为,秦王就在咸阳宫中。
一行还是七十郎官,由郎中令白璟率领,还是五个信使,一个尚书令。
沿路南下,不到四日,就已经到了南郑地界,这还是秦王看了一路、秦国的风土人情。
南郑。
历史悠久,要说其来历,能比之安邑。
夏王大禹之子夏伯禹,被封此地,称之为褒国,褒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代。
直到春秋之时,褒国被庸国所灭,南郑城也归于庸国,其后有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灭了庸国,此后这南郑之地,就进入了秦巴楚三国的反复争夺期,持续到秦厉共公时,在此地重新筑城,可又被蜀国夺取,后来秦惠文王派遣司马错灭蜀,南郑才重新回到秦国手中。
南郑城,位于汉中,其地理位置,不可谓不重也。
南郑西南,是蜀国,往东南,是巴郡,往正东,可顺汉水而下,直达楚国。
此处乃秦楚巴蜀四战之地,不管是对哪一国,都不可谓不重也,秦王此行目的地,便是南郑。
一月多前,白起就收到了攻取楚国的消息,秦国大军依旧驻扎在巴郡江州城,而这主将大营,却迁移到了南郑,或许,他是想从此地用兵攻楚。
南郑城,就在眼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