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又结识一高人(1/2)
梁实诚回复了这个人,并把自己的sn号发了过去,同时注意到这个人的头像是一张外国纸币,名字叫fnker,经过搜索这张纸币是苏联时代的。
翻开他的历史记录,全是在帮人答疑解惑。
很快对方就加了梁实诚为好友,没有过多寒暄,开门见山直逼主题。
那段程序在哪搞到的?是你写的吗?或者说是你的朋友?
见此人如此着急的提问,梁实诚随便编了一个理由。
我从旧货市场捡到的,感觉很有意思,就都收集了下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那人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打字,
事情是这样的,那段程序的风格很俄系,或者应该说是很苏系。
我以前见识过这种风格,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会用了,还会写这种程序的人,应该都上了一些年纪了。而且他们要么是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要么是为军方服务的人。
梁实诚明白可能找到一些线索了,于是立刻回复道
此话怎讲?
过了一会儿,对方终于打完了字,并发送了过来,
简单的说,苏联以前在电脑硬件层面始终和美国保持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军用设备却要维持在和美国一样的水平上。
为了达到这一点,就只能在编程上下功夫了,于是他们另辟蹊径了一套编程逻辑,对于硬件的要求很低,但是对于编程者的智力要求极高。
你可以发现苏联的战斗机的火控系统的代码总是短小而精悍,这就是为了弥补硬件上的不足。
可是尽管硬件不如别人,最终的性能却没有完全落后。
这套体系唯一的缺点就是编程难度高,一般人很难学得会,最终因此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
梁实诚刚看完这句,那人又继续补充道
在编程领域有这个一个规律,程度的功能,程序运行效率,编程难度。
这三个点只能保留两个。
若想程序功能强大,要么这个程序运行起来很慢,对电脑配置的要求很高,要么就编程就得用更难的方法。
现在的主流做法是,尽可能降低编程难度,又要保证程序的功能,于是只能靠电脑性能的飞升,来解决程序效率的问题。
而当年苏联的方法相反,在同样功能的情况下,靠更困难的编程方式降低对硬件性能的需求。
对话进行到这里,两人之间似乎有了一丝信任感,fnke请求视频通话,梁实诚点下了同意,然后他看到画面中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白发老头,俨然一副学者模样。
随后他们继续交谈起一些专业问题。
这些道理梁实诚都懂,却很礼貌地装作一个新人的样子讨论起来,
他记得这个一个现象,同样的游戏画面,同样的电脑配置,可以因为程序员付出的优化,让帧数提升不少。
这就是现状,如今编程软件越来越容易学,无数人可以只学习一些模板后就上岗工作,所用的编程软件也越来越简单,库文件也越来越复杂,但对于电脑资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电脑的性能提升比人编程水平快多了,而高水平人才相对稀缺的资源,如何让普通人也能学会编程才是重点。
于是人们选择了用降低运行效率,换编程难度的降低。
尽管电脑的性能在以摩尔定律飞速提升,可是我们却没有感到电脑运行更快了,因为现在的软件更加消耗硬件。
结束了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后,梁实诚问出了他真正想要问的问题。
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就叫你fnker教授吧。
教授,我现在找到了一堆历史文件全是关于这种特殊的编程代码的,但是我并没有他们的库文件,
我能否用什么办法,还原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