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1/2)
老祝融最后还是同意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根本没有提条件的资格,而且还要心怀感激的同意。
双方很快初步敲定了相关的诸多问题,互相都得到了极为满意的结果,最后老祝融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看着被卖了还帮自己数钱的老祝融乐呵呵的离开,鲁肃此时心中欣喜不已,颇为赞赏甚至是敬佩的看着诸葛亮:“孔明,你这一连串的安排真是让人佩服。能在解决南蛮生计问题的同时还让南蛮心悦诚服的接受汉化和管理,真是巧妙,就是某都做不到。果然不愧是陛下最为看重的英才,或许十年之后大楚文官就要以你为尊了。”
鲁肃这话可是有感而发,诸葛亮的这一石数鸟的计划却是令他意想不到,整个大楚能想到这计划的估计都没几个人。光凭此事,诸葛亮在大楚文官中的地位就足以位列一流。
这两年新秀频出,就连周瑜、法正这些曾经的『毛』头小子都成了老人了,而新出现的诸葛亮、庞统、徐庶、马超等莫不是人中之龙。在诸多小将和随军谋士之中,谁高谁低还难说,毕竟马超、张绣、吕蒙还有庞统、陆逊、徐庶等各有千秋。但是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却是毫无置疑的头筹。
甚至鲁肃都能预见,恐怕用不了几年,他的地位就能与田丰并列了。看了看自己案桌上中央的那一封信件,鲁肃心中轻叹:和这种天才生活在一个时代真是幸甚而又悲哀啊!如今他都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了。
“刺史大人赞谬了,亮愧不敢当!”诸葛亮面『色』温润的谦虚道。
“好了,这里没有外人了,你就不要如此客气了,直呼某的字即可。”鲁肃说道。
“不敢,尊卑有别,不若亮称大人为子敬先生如何?”诸葛亮躬身道。
“好吧。说来我也曾在鹿门书院游学过,而且痴长你九岁,你称呼某为一声先生也不为过。”鲁肃笑着道。
诸葛亮此时不过是初出茅庐,远比不上鲁肃元老的身份,尽管双方神交已久,宛若朋友,但目前来说称呼上的尊敬还是要保持的。
“孔明,不枉陛下对你的信任和器重,你如今的功绩足以堵住他人的口舌了,单凭你之前的表现和现在这计划,我这益州刺史就可退位让贤了。”鲁肃笑着说道。
“子敬先生过誉了,亮年纪尚轻、经验不足,还有许多需要向先生学习。”
“这话说的倒不错,我能教你的恐怕也只有经验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就你今日之谋,某就自叹弗如。”鲁肃轻叹道。
“不过拾得陛下牙慧,亮愧不敢当。”诸葛亮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的这番谋划其实都是借鉴自袁术,不过是将之修改和完善一番罢了。袁术治理江东的一系列行动,可说是颠覆了无数擅长内政之人的世界观,各种新奇的观点和方法却能起到出人意料的好结果。本着达者为先、学无止境的想法,诸葛亮对此可是下了大功夫研究的。
“陛下之英明却非我等能想象,不过能学得陛下几分的我大楚却没几个,你当为其中翘楚。”鲁肃赞叹道。学习能力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本事,袁术干的这些事看上去很简单,但江东能有几个人能看透学透的?曹『操』和刘备模仿了多少年了,还不是照猫画虎,虽然也弄出了不少的成果,但也整出了不少的笑话,真的与大楚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别。
因地制宜,袁术的发家之路并非不可复制,但曹『操』和刘备现在的情况明显不适合,所以才模仿不了,因为他们只能看到表面,却看不透。就是袁术言传身教,整个江东也没几个人能完全弄懂。超越了几千年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和学透的,尤其是他们这些思想已经基本成熟、脑袋已经有些僵化的,更是跟不上变化。
相反,恰是诸葛亮这种年纪尚幼,思想还在塑造完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