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人在家中坐,文章天上来(1/3)
周五早上,许秋进入模拟实验室II,查看学姐IDTICIN体系的光电性能数据。
看到结果后,许秋微微一硬,不对,是微微一惊。
最高效率居然有5.48!
上次的IDTIN体系,明明才只有2.87,这次都近乎翻倍了。
关键之处在于,目前ADA类型的非富勒烯体系,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才是6左右。
当然,这和ADA这个领域刚刚兴起有关,它只有短短几年的研究历史,不似PDI体系以及富勒烯衍生物体系,都已经研究十几、二十几年了。
惊讶过后,许秋发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对学姐的这个新体系来说,效率区间在47之内,能发文章的上限其实是固定的,基本卡死在了AM、JACS、EES这些化学、材料类的顶刊上。
无非是效率越高,文章被接受的概率越高罢了,如果能够突破6的现有记录,约等于稳定一篇AM,不能突破记录,比如有5左右的效率,文章写的好,发AM的概率也有八九成。
但想要进一步往上走,发《自然》、《科学》的子刊,必须要和其他非富勒烯体系竞争了,也就是和许秋的PDI体系进行PK,要达到8以上……现在马上是8.4以上的了。
当然,这些是针对主流冲刺效率的文章来说的,也有另辟蹊径的方法,比如挂个大佬的名字之类的……
不管怎么说,就现在这个结果,学姐一篇AM应该是稳当了,除非被别人抢先报道了基于ICIN类似的ADA受体材料,那只能说一句有缘无分了。
帮学姐分析了一番后,许秋拿起装有IDTICIN的瓶子看了看,和他合成的深红色的3DPDI材料不同,学姐的材料是一种黑褐色的粉末,褐色很淡,更偏向黑色一些,有点类似富勒烯衍生物PCBM的颜色。
许秋随手将瓶子一丢,这玻璃瓶就隔着手套箱的玻璃进入了箱体内部,然后他开始查看详细的实验数据。
IDTICIN非富勒烯受体材料,最佳匹配的给体是宽带隙的FTAZ,次佳匹配给体是PCE10。
这倒是不意外,和上次的IDTIN体系的结果一致。
不过,两次的结果还是有所分化,这次基于PCE10的最高效率只有3.94,和前者的5.48相比,被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许秋暗自思忖,这个时候如果有其他宽带隙给体材料,或许多试几种体系,效率还能更高一些,说不定直接破6呢。
可惜暂时手里只有FTAZ一种,看来日后还是得丰富聚合物给体材料的种类才行。
不过这种事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要发动整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
具体操作起来也并不难,只需要开发出一种明星材料即可,高档次的文章挂在那里,自然有人闻风而动。
学术圈很纯粹,你能让我发文章,我就跟你(的方向)走。
假如学姐的IDTICIN材料发表了AM之类的高档次文章,自然会有不少研究者会基于学姐的IDTICIN材料,开发配套的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以及制备类似结构的ADA非富勒烯受体分子。
就像许秋之前发的那篇AM,报道了一种新型给体材料PCE11后,就有不少人跟风。
连深城那家光电材料公司都与时俱进的,把PCE11合成出来进行销售,还卖到了他的头上来。
而且,许秋前段时间在谷狗学术镜像上搜索过自己AM这篇文章的标题,发现文章的实时引用次数已经达到了16次。
要知道AM的影响因子也不过20多,而期刊影响因子,通常计算的是两年时间内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