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阿哲山歌:爱就一个字(1/4)
(非常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
残存的一些关于老电影的片段似乎在脑袋中越来越清晰,加上陈成即兴发挥的句子,唱得根本停不下来!
陈成虽然越来越来劲,可是眼见着围观者们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奇怪,底气就渐渐没那么足,甚至有些心虚了。
不会吧不会吧?
我唱的“后世假冒伪劣山歌”被人家听出来了,现在要嘲笑我的不专业、不走心、夸张、流俗了吗?
果然在后世可以流行的东西,并不是都能拿到古代来,也不是古代人可以欣赏得了的吗?
哎呀呀,这下可要出糗了!
陈成内心嘀咕着,唱到“下地能催五谷生”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发挥”下去了。
谁曾想——
他停下来后,“啪啪啪”!
不是打脸的声音!
而是天仙姐姐带头鼓起掌来!
大家看她都有所表示了,连带着周围的妹子也一同鼓掌起来。
“客人唱得真好。”天仙姐姐这么说了一句,引来一片认同。
“呃……”陈成站在舟上,看到这令他意想不到的情景,稍稍有些发蒙。
刚刚才说了电影《刘三姐》的创作者乔羽、雷振邦都是北方人,歌词里用了很多北方话,“他们懂个哪门子的西南刘三姐”?
可为什么真就生搬硬套了,却能引起大家的叫好呢?
难道真正的艺术就是能跨越时空、地域、人群的界限,做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
原因在于,这二位老先生,能够取得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巨人是谁呢?
就是广西的乡亲们啊!
刘三姐虽广为历代广西民众所知晓,但她只是一尊飘忽不定的“歌仙”,连确实的文字记载都没有。
也没有一首“传世”山歌留给后人,不像同时期《清平乐》《菩萨蛮》这些歌,起码流传到宋明以后。
但你说查无此人,纯属编造——
而她又实实在在地伴随在西南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尤其是在山歌这个领域。
陈成经历过中国歌坛最繁荣的一段时间,与小鲜肉们没有作品也能走红不一样,在歌坛繁荣时期,只要你不发行新的作品,无论你过去多红,怎样的天王天后,也会很快被人遗忘!(周杰伦除外)
男歌手比如阿杜、刀郎,女歌手比如徐怀钰、萧亚轩,一段时间冷藏之后,才重出江湖,江湖却已经不是昔日的江湖。
哪怕是华夏歌坛一姐邓丽君阿姨,到90年代几乎突然就丢失了她的权杖。
古代也是如此,虽然民间仍然流传着各种各样刘三姐的传奇故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没有实质内容的“歌仙”,必然会在人们的心中淡化以至于消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埋没了多少这样的音乐精英,就好像先前提到过的唱《啰唝曲》的刘采春。
这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情。
所以,这“歌仙”要想持续有影响力,她就必须要有作品或者“精神续作”传承下来。
广西是没有一首确认是刘三姐作品的山歌,可也可以说,每首歌都有她老人家的影子。
打碎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不断变化模样,等大家琢磨起这歌为啥如此好听时,往上一追溯
哦!原来是从刘仙姑那里七拐八弯地传下来的啊!
到了现代,便有民间艺人琢磨起还原这位“仙人”的形象来,他们便是电影创作者们借力的“巨人”。
五十年代,宜山县文化馆的覃桂清作为民歌爱好者,为了收集刘三姐的故事,跑遍了下视各个村寨,采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当他因为工作的需要调离宜山县宜州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