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大诗师的师,霍元甲的徒!(1/4)
(非常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豪华打赏和双倍月票!谢谢谢谢!)
不要说众人都看不懂了,就连路承允大诗师仔细打量着陈成这首“小飞鼠”诗,都默不吭声。
不动声色间,路大诗师也掀开了自己出战决胜局的大作,诗曰
高台一登眺,满目白云深。
况见林间士,俱闲物外心。
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
何待一宵月,与师同啸吟!
众人看了路大诗师的前六句,更加奇怪!
因为路大诗师竟然像是和陈成同时“发病”,也开始“白云”啊,“秋色”啊,写了个遍!
对自然界的风光情有独钟,对这局的主题
恩师——却视而不见!
你俩是商量好了吗?
还是说高手的对决,不能让人费解的话,都耻于说自己是高手?
如果不是路大诗师在末尾处,提了一个“师”字,恐怕他的诗就和陈成一样,被众人断定是写离题了!
搞什么名堂!
前两局对决,一共也出品了十多首诗了!
没有一首让我们看不懂!
都是紧贴着题目,展开叙述。
间或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技巧,等大家弄明白之后也都会心一笑!
这一局即便只有钟规做了一首“暖场诗”,可也写得平易近人,大家都能相见他的恩师是什么样。
偏偏你们两个的诗,一个“白云出其间”,一个“满目白云深”,却让大家看完之后都“不知所云”!
谁给解释解释?
陈成打量着路大诗师的诗作,同样心生“参差仿佛”之感。
这一局,究竟谁才是发挥更出色的那个人呢……
能和路大诗师打成一胜一负,第三局要说陈成不想赢,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我能发挥到现在这个水平,已经是竭尽所能了。
对战双方就像是上拳台的选手,呈犄角相对之势,谁也不肯先表态,只让观众去评说。
可问题是,你们俩不解析的话,观众们不大明白你俩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啊。
那我们只能先看字面意思了。
路大诗师的诗里面,起码还有“人”,不至于像陈成的“小飞鼠”那么离谱,先看他的。
路大诗师说
一登上高台眺望,满眼所见都是深邃的白云飘飘。
看见了林间的雅士,早已将身心“置身物外”。
这个地方,是真的“亲眼看见”了这位“林间士”,或只是想象看见——说不好。
路大诗师是“况见”嘛。
在佛经中,倒是经常看到“况见”,诸如“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况见’菩萨及诸如来六神通事?”
你说“眼见”,那我们觉得你肯定是和“林间士”在一个地方了;
可“况见”,到底见没见到呢?
这个词用在这里就不够“坚实可得”啊!
先撇下这句,看颈联的话,依然延续路大诗师“颈联出金句”的创作规律,“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无论用什么标准,大家都能看出来这是高妙超群的好诗句
把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当做席子,不知不觉之前,“秋色”便爬上了你的衣襟!
岚光花影,山中秋色,简直美到让人窒息!
放现代诗,可以说是极美的朦胧诗;
放在古代,你给他打上“王维、陶渊明、孟浩然”的标签,很多人也未必能分辨得出来!
高妙如此!怎么不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在面对这样曼妙的自然风光时,难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