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阅(中)(1/2)
大驾走了两个多时辰,卯初出发,巳正方到。
朱翊钧率领众臣一行进入南海子后,先进了此前修缮好的宫室歇脚,吃点心喝茶水暖和暖和。大驾卤簿护送着皇帝的大纛,先进校场。
大驾到时,将五色龙纛立在校场正北方的四方土台子之正前方。土台子此时都用木板围出台阶,做成六尺高的观阅台,铺上了红毯,没一丝儿黄土露出。
此时台上已经张开华盖,并设御座,两边用黄色的帷帐挡着,正面安上光滑的木制红漆栏杆。围绕大纛的其他旗帜往土台子周围摆开,数百面迎风猎猎招展,赫赫威仪扑面而来。
经过短暂休息后,朱翊钧拿了把特制的十字护手短直刀挎上。因皇帝年龄太小,太后懿旨不得骑马,只能坐了步辇,在一众大臣围绕之下,呜呜的号角声中,自校场东侧浩浩荡荡进入校场。
此时校场中,京营和蓟镇已经分别列好受阅部队。蓟镇在西,三千人列出六个小方阵。京营三万人在东列出六个大方阵。
受阅官兵听见号炮三响,知道皇帝已到,齐齐的单膝跪地,高声山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校场之中加上皇帝大驾护军,四万多人。整齐划一的喊将出来,声震云霄,有些文官没见过沙场的,脸上变色。
真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众人一声高喝,蓟镇方阵纹丝不动,京营的左右马队却一阵喧腾。因戴了嚼头,嘶不出来,有些马儿受惊抬高脖子发出沉闷的声音。
因怕马惊了,旁边的马军立即起身,手摸马儿安抚,那队伍立即现出高低参差来。杨炳面对受阅台,耳听后方一阵骚动,心里面沉甸甸的。
朱翊钧在鼓乐声中步入高台,面对受阅部队道“平身!”大汉将军高声喊出,众军起立。
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岸”。朱翊钧在台上看时,两边大小方阵盔缨如林,旗帜蔽天,红衣黑甲的大军直排出去,仿佛望不到尽头一般,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两处都是六个方阵,分了大小而已。京营前中后军各五千人列队整齐,左右各有五千马队,最前方车营并神机营兵三千兵混编一处。蓟镇也是如是排列,不过人数少了十倍。
此时受阅官兵寂然肃立,不发一语,满校场只闻大旗被风吹展之声。
待一同观阅的重臣在观礼台上排班站好,张居正请旨,朱翊钧示意阅兵开始。
谭纶从台上走下,跨上一匹白马,在衣甲鲜明的锦衣亲军马队护卫之下,在受阅部队前面慢跑起来。
锦衣亲军中有擎旗官,分别打着门旗两面,四角黄底青龙旗一面,北斗旗一面。另有护军持长六尺五寸的大令旗,旗杆下有卧虎令符一面,阔一尺九寸——此即为王命旗牌,代表皇帝亲临视阅。
受阅官兵均抬头目视两面大旗。谭纶自东向西骑马跑了一趟后,从西面返回土台,两面旗帜插在土台左右,向朱翊钧跪拜叩头,并缴还王命旗牌,意味着这一圈是替皇帝跑的——因太后不许皇帝骑马临阅,用步辇不庄重,礼部才想出这招。
这一圈跑完,又是号炮三声,阅兵第二阶段队列行进开始。
戚继光听得号炮响了,即拨马返回本镇中军。蓟镇兵阵中一声炮响,号角金鼓大作,升起戚字大旗一面,示意各军主将就位。
随后中军又升起大旗八面,戚继光一挥手,军鼓咚的一声,蓟镇所有马步兵将,大喊一声“杀”,步兵右脚向下用力一跺,虽然只有两千人,这一声却好似把校场震的动了动。
左右马队按中军指示,排成八列纵队一齐动作。红心蓝边、黄带珠缨雉尾的“前军司命”旗前排居中,蓝心红边黄带等样式的千总、把总旗分列,共三排二十四个掌旗的骑兵引领,踏着军鼓节奏,自西向东向观阅台缓慢行进而来。
中军一声大鼓响,步军齐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