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整肃(中)(1/2)
锦衣卫同指挥使、江南局局长杨俊卿乃万历二年病逝的前天官杨博的第四子,因不喜读书,走了武职。后因其父位高权重,在嘉靖三十三年获授锦衣千户勋职。
隆庆二年杨俊卿在朝廷武举大比时获第一,即获授锦衣卫指挥佥书实职,一直在江南活动。待杨博病逝,朱翊钧改组锦衣卫之后,先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江南局副局长。万历五年初,任了同指挥使,江南局局长。
杨家因杨博的关系,在朝廷树大根深,杨博长子杨俊民现任太仆寺少卿,未来尚书可期。杨俊卿二哥杨俊士现任陕西凤翔府推官。杨俊卿走锦衣卫勋职,升官最快,同指挥使已经是从三品,在杨家品级最高。
张文明遇刺后,杨俊卿头发在短短十几天内,白了一小半。他虽然不喜文学,但思维敏捷,做事果断,才能比杨俊民要高出一大截。此次张文明遇刺案,因刺客头颅被同伙带走,开始的时候江陵府上下都没有线索。
杨俊卿另辟蹊径,从演的所有戏班子入手,最后终于将吉庆班董剑雄给排查了出来。随后全国锦衣卫联动,将已经跑到松江的吉庆班一网打尽,分头拷掠。攫欝攫
董剑雄骨头很硬,锦衣卫拷掠良久,也没从嘴里拷掠出什么。但他的戏班子里面的优伶却没有他嘴硬,把吉庆班成立以来,所有途经之地和可疑线索都交代了出来。
吉庆班确实有一个伶人,叫做芳官的,擅长老生,半年来一直在练杨继盛这个角色。在张文明遇刺后,芳官消失不见。董剑雄的解释是他被某大人看中,做了外室——此类情况在戏班子并不罕见,因此也无人起疑。
据吉庆班人员交代,董家破门之后,董剑雄带着吉庆班先后在应天府顾家、江西邓家、南直隶姚家等多家逗留良久,董剑雄曾与各家主多次密谈。这些家还呼朋引伴,办了好几次文会,董剑雄都是其中主角,被与会者以“衔山”先生称之,并赞美其为“豪杰之士”。
此际已经扩充至八万九千多人的锦衣卫,已经自上而下接到了皇帝下达的“穷追不赦,除恶务尽”的谕旨,全部精力都放在张宏谋逆案和张文明被刺案上。
凡吉庆班逗留演出的所有乡绅之家,全数破门,男丁尽数被捕,全国在九月二十日时,逮捕人数已经超过四万。
这种瓜蔓抄的无限扩大,必然会导致大量冤案产生。未等锦衣卫拷打逼供出张文明遇刺案真相,汪道昆的被捕将整个帝国南方的的白色恐怖显露到了极致。
董剑雄在董家破门前,在戏曲界也算一号人物,与绍兴王家的少爷王骥德相交莫逆。王家自明初开始连出进士举人,到王骥德一辈时已成巨族。王骥德幼时喜爱乐曲,师从徐渭,不喜举业,一书一剑游荡于江湖,三山五岳人物结交了不少。
董剑雄因和王骥德相交莫逆,就被王骥德推荐给了王畿。王畿乃王守仁嫡传,龙溪学派扛把子,这交游更广阔的没边。董剑雄在王畿门下,接触到了诗坛领袖,现任福建按察使的汪道昆。
汪道昆乃嘉靖朝抗倭名将,和戚继光算是战友。初字玉卿,改字伯玉,号高阳生、别署南溟、南明、太函氏、泰茅氏、天游子、方外司马等,徽州歙县西溪南乡松明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张居正同科,初任义乌知县,历官武选司署郎中事员外郎,襄阳知府,福建按察使等职,也算是位高权重。
汪道昆这人正义感很强,又很强“民本”意思。虽为徽商之后,但文武兼修,在牛人辈出的大明朝也算是风云人物。他在任襄阳知府时曾“筑堤千丈余,以防汉水岁溢”深得民心,在湖广巡抚任上被评价为“首发藩室不法者治于理。剪洞庭萑蒲而覆其巢。沅湘江汉之民安枕卧,先生之赐也。”
在福建抗倭前线汪道昆与戚继光并肩战斗,“昼夜筹画,不枕戈者十有六日”,救沿海民众于水火,可见他爱民如子,对民间疾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