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春雨不息,杜娥归途(六)(2/2)
山一带亦有波及。
本来就没有多少存粮的三兄妹,在大灾面前面临断粮的危局。
迫不得已了,长兄到集镇上卖书。十几本书,换不来半袋米——然后,是准备卖田。
那时,村里面有一半的人都准备这样做了没有田,至少好过没有命。到地主那当佃户,日子虽苦,好歹可以活下去。
事实上,长兄也已经在这么做了。那十亩田地的地契,从箱底翻出,等着那地主来人就交过去。
但,一天晚上,村里来了个外乡人。
那天,地主和那外乡人阔谈甚欢。
……
杜安菱记得,第二天,地主带着外乡人来到屋里时,发生的那段,决定了她命运的事。
地主是客,三兄妹是主。但做为主人的人,同时也是求人的人。
地主对十亩地,开价仅有十两银子——而那时,粮价飞涨,这十两银子,还买不到供三个人吃八个月的米。
长兄自然不同意,出价二十两。
争执大半天,各执己见的两个人谈不到一起。
于是,经过了一刻钟的争吵,地主发气了。起身就走,直言那田不会再买。
长兄挽留,却被外乡人拦下来。
……
“贵家诗书传家,刚才旁听,小子谈吐真心不俗。”一句夸奖,外乡人的笑引得长兄有些骄傲。
谦逊地推脱,却是心底高兴。
“小子谦虚了。你这样的读书人,实在不该被那地主刁难!”外乡人好似在指责地主,却是在坑陷。
那还差一年弱冠的读书人,她的长兄,向来是决意做举人的。外乡人这么一说,她长兄也乐意听,也就轻易地掉进了坑。
半个时辰后,长兄带着笑把外乡人送出家门。还说,这一次,多谢。
于是,三十两银子,外加十石大米,成了她“去京城一家官员”里当个丫鬟的酬劳——还送上一份帖子,说是“中举后,我家老爷自有提携”。
于是,长兄被骗了——其实那官员真的有,但那“官员宅院”,是官员入了股的春月楼。
……
她,一去廿四年。
她知道,过去这么多年,长兄必然会后悔,当时年少,轻易被蒙骗。
她不会悲怨,更不会责罪。
因为,那三十两银子,还有十石大米,让家中长兄和幼妹,得以活过那年冬天——那年,京城附近三百里方圆,多少人倒在路边!
长兄保住了农田,而她,日子也算不得过得不好。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她心想,过个若干年归去田间。那时回思,这廿四年,应该就像一场梦。
一场有喜有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