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六百零八章 发昏当不了死(1/2)

目录

老实说,李承乾根本就没想过扩充六率的军力,“知足”这两个字,在他初入东宫的时候就知道了。多年来,他也是按照这两个字为人子人臣的,要不然就李恪和岑文本那两个货色,早就让他把人头砍下来挂在宫门上了,还能等到今天。

杜如晦来传旨时说妥善处置的时候,李承乾就察觉到这里面有猫腻了,要不是有那些书吏跟着不方便,怕是老杜就在东宫不走了。

要是没有杜如晦的好意提醒,要是没有岑文本和张亮的居心叵测,就算长孙无忌二人不来提醒,李承乾也会上表称辞,皇恩浩荡,慈父之心,他不会为了区区四万兵马这点“小利”,让和谐的父子之情发生裂痕。

自从那日在紫宸殿被皇帝假意训斥了一番后,魏王和吴王一党就加紧了在朝中的活动,在中书省和其他六部大肆的笼络官员,同时长安城也渐渐流传出帝储失和的流言蜚语。

越是这样,李承乾越是不想交这个旨了,即使是个套,老子也把你掰直了,思虑片刻之后,李承乾拿起圣旨淡淡地说“舅舅,彦集,这个称辞的本子,孤不但不能上,反而会亲自去拜谢皇恩!”

听到太子要收下这四率,长孙无忌和窦宽急的赶紧站了起来,还没等他们说话,李承乾抬手制止了他们,继续说道“你们先别急,孤这话还没说完,要是接下来孤的主意不能让你们赞同,那就上表称辞,如何?”

得,太子都如此说了,那他们二人也不能太逾越君臣之礼不是,在二人重新落座之后,李承乾便把他的心思娓娓道来。

按照常理来说,上表拜辞是正理,也是上策,毕竟这不是小门小户,皇家的事历来都是麻烦的,能少事非总是好的,尤其身在东宫这么尴尬的地位。

可自从西南大捷后,朝中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如今还有岑文本和张亮不仅肆无忌惮的在朝中扩展势力,更是借题发挥想离间天家父子,这是多么险恶的用心啊。

要是李承乾单独跟皇帝进谏他们的用心,那一来显得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有失储君风度,更是会让皇帝动摇对自己信心,岑文本他们估计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舍得一身剐,敢把太子拉下马嘛!

可李承乾不是小门小户出身的奴才,他不会那么摇尾乞怜处事,为储一十二年,要说自己没有称帝之心,用这区区四率兵马去表达忠孝之心,那皇帝会从心眼里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不可托以江山社稷,这样的蠢事他可不干。

既然那些臣子嫌自己身上的衣服单薄,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咱何不就称了他们的意,大大方方的受了呢。不能让他们看出来自己有丝毫退缩之心,如今自己已经有了儿子,就算是为了他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让陛下不生出忌惮之心,那不如这样做,在现有的圣旨基础上打个折扣,仿照元德太子旧制以东宫现有的千名侍卫改编为左、右宗卫率,左、右虞候率,这样一来不添募兵,朝野之间也就没什么谣言可传了。

所谓发昏当不了死,既然圣旨已经下了,那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皇帝的脾气朝野皆知,谁要是非跟他拧着来,那样更容易让多疑的父皇怀疑,犯不着的。

“世袭刺史制度”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吧,除了赵国公府、考国公府和云中侯府三家外,所有的臣子都推脱了,弄得父皇好不尴尬,要是没有这三家当遮羞布,那可就彻底难堪了。

就为了这事,皇帝和自己说了很多次,埋怨大臣们把他好心的当成了驴肝肺,把他认成了卸磨杀驴的汉高祖,这让他非常失望。

在皇帝心中,他一直认为和旧臣们于朝堂之上是君臣,私底下还是一起喝酒吃肉的兄弟。可现在当皇帝时间长了,众臣与他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这让他时常自省是不是有什么亏待功臣的之举,才让自己失去那段宝贵的同袍之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1995之精彩人生 我家键盘有点萌 斗罗之亚索传承 苍古痕迹 盛世良后 从超神学院开始的魂穿 修仙从养龙开始 七曲问君安 我家掌门太牛皮了 我本来就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