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撩刺(2/3)
帝王是谁。谁知道老袁对自己会不会有什么变数,有道是天恩难测呢,再说自己见他的面也很难呢。
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袁世凯,在搬进中南海这个原本皇家的后花园后,据说只出过五次门,而且最后一次还是躺着出去的。
他的深居简出,其实就是一种帝王式的生活作风。在帝制时代,帝王们是很少出宫的,这样才能显出他们与黎民百姓的区别,显得他们更为高贵。虽然帝王们偶尔也会微服私访一下,但是更多的时间还是待在宫里的。
他不但行事作风照抄古代帝王,连房事也学了个十足。在袁家,袁世凯和姨太太们同房采取的是所谓的“值宿”制,也就是轮到哪位姨太太“当班”,就由哪位姨太太到袁世凯的卧室去服侍他休息。这根本就是封建皇帝的那一套恶俗,只不过在袁世凯看来,这才是真正帝王般的享受!
当时官场上的人都习惯地把袁府叫做“大内”。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大内”其实指的就是皇宫。在这个皇宫里面,君王自然就是袁世凯,而他的妻妾和孩子们就是妃子、王子和公主。
在袁世凯的“大内”里,有着各种各样“封建家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袁世凯的原配妻子于氏,虽然不受宠爱,但是依旧被视为皇后,一个人居住在福禄居。至于其他姨太太的住处,则被袁家的那些仆人称为“宫”。比如,二姨太、三姨太居住得偏南一些,因此她们的住处就叫“南宫”,如同古代妃子的住所名称一样。
袁世凯的孩子们虽然与他也不乏亲情,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畏惧感。他们见了袁世凯,就如同臣子见了皇帝一样,诚恐不安,生怕一句话没说对,一件事没做好。总之,对袁世凯是一味顺从,害怕失去他的宠爱。
据说,有一次,袁世凯的大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一起来向父亲请安。那天,袁世凯的心情很好,便留下他们多说了几句话,并一起用餐。
大家都知道,袁世凯的食量很大。一般人已经吃得很饱的时候,他吃得似乎才有那么一点感觉而已。这一次,当袁克文吃得很饱、准备停筷的时候,袁世凯却又递给了他一个滚烫的馒头。
按照封建大家庭的规矩,所谓的“长者赐,少者不辞”,就是说无论长者赐予什么东西,年少的都应该接受,不可推辞。这种规矩,在袁家是必须遵守的。于是,袁克文无可奈何地接过了馒头,装着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了起来。
其实,他并不是真正在吃,而是不停地把馒头掰成小块,塞进袖口里面去。结果,袁克文虽然没被撑坏,但是却因为馒头太烫而把胳膊烫坏了一大块皮肤。这一幕给袁克定留下了极难忘怀的烙印,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扳倒袁克文,这样,其他弟弟还小,袁世凯年龄又大,接班人非自己莫属。
当然袁克定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让袁克文颜面扫地,但都不理想。以父亲对二弟心里的爱溺,只要不是犯了大的原则性的错误,都不足以破坏袁克文在父亲心中的印象,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撩动父亲心中的刺,才有机会。
袁世凯心中的刺是什么呢?
袁克定努力地收集二弟的“罪证”,基本上袁克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回馈。这段时间,袁克文低调得很,也努力地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样子,这让袁克定大失所望。
意外地获得袁克文对老袁争帝的“反诗”,这下他如获至宝。在袁世凯心情不好的一天,他终于逮着机会,把这个消息吐露出来。
“父亲,我偶然听到一首诗,现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都说洪宪帝制做不得,连袁家自己人都不看好。”
袁世凯豁然而惊“什么诗?”
对舆论的关注度,恐怕自民国以降,老袁是第一个。他平时就很在意坊间的说法,此时见长子说得郑重,心中不免一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