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2/3)
新建了无烟药、制酸、制壳三个分厂,其中前两个厂的设备由德国雅利商行订购,于同年9月相继投产。
商震虽然已官升至晋军师长,仍然关注兵工厂建设。在此期间,工艺实习厂继续发展,职工增到11000人,设备增至2300部,月产火炮10余门、冲锋|枪900枝、机关枪20挺、炸|弹3000余枚,初步形成了规模生产。
这些实力,当然在奉系崛起前独树一帜。他能够在史上直、奉、皖的夹缝中成功地活下来,并在国民革命后成为能与北伐军相抗衡的一支力量,靠得就是这种力量。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人民军看不上眼,不代表没有其它人不往心里去。
山西的种种优势,引起了冯玉祥部下的觊觎。三家反直之后,孙逸仙不愿出山,奉系完全接手了政权,使冯系将领始料不及,他们的“国民革命军”的地位顿时尴尬起来。群龙无首,若无合适地盘和目标,这支人数不菲的军队很快将成散沙。
遍观北方省份,除山西外都已在奉系和人民军手中,张作霖对他这股力量早已虎视眈眈,怎会轻易让出一块地盘给他们发展?若要发展,只有山西一地可以生存。冯玉祥在的时候,还能从大局着眼,约束他们。现在,冯玉祥不在了呢?
按照张汉卿的计策,通过威逼利诱使得为取得生存权而奋斗的冯军与力图割据自保的晋军交锋,无论何方输赢,均受削弱。当然,战端一起,生灵涂炭,中央政|府自然可以以“民意”为名控制局面,各个击破。
这个伎俩袁世凯当初曾加诸张作霖之手,叫做驱狼吞虎。
张作霖大喜,认为可行,因而依计加紧了对冯系军官的压力一会儿放风以统一财政为名,要统筹安排各部军饷孙岳就是因此而支撑不住导致散伙的;一会儿要求统一削减军人,国家不再供养冗员,使之私底藏兵成为不可能。
张汉卿还派人暗中告知张之江“山西阎锡山独立于中央之外,早有心惩处。如果国民军能够驱逐阎锡山,中央政|府将委任你部常驻山西,委你为山西省长。”
不要说省长的诱惑了,就是为了保命,国民军也要拼命啊!既然在北京惹人厌,离开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在此情况下,为了保住实力,当年夏天,北京政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冯系国民军,把主力开出北京,兵分两路,陈兵山西北部边境。东路军以鹿钟麟兼总司令,驻于南口、多伦两地;西路军以宋哲元为总司令。
意图是明显的。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管大家都是以孙逸仙为圭臬,严格讲起来也是革命一家了。在生死关头,死道友不死贫道是人的本能。
山西被国民军包围的水泄不通,兵工厂用的材料也运不进来,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了准备直接与国民军作战,阎锡山调兵遣将,布防于大同一带。商震被紧急从石家庄调回,出任前敌总指挥,驻指挥作战。
8月18日,国民军西路军分从得胜口、杀虎口等处发动进攻。商震指挥晋军各部拼力抗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七八个昼夜,双方形成对峙,战局呈现胶着状态。
冯阎大战,乐坏了张作霖。无论谁胜谁败,渔翁得利之事是做定了。
阎锡山也认识到这种消耗对奉强晋弱的时局更为恶化,他认为从南口仰攻居庸关伤亡很重,攻不下来。须将晋军撤下来,开到雁门关一线,作好防御工事,采取守势。彼军并无后援,不能持久,久之必败。遂命商震“暂撤至雁门关之线,集结兵力,先取守势,待机进攻。”
依照阎锡山的命令,商震放弃大同城郊及其外围部分地区,扼守大同及雁门关等要隘,利用地形,沿长城构筑阵地,待机出击。
鹿钟麟同样也洞悉了张作霖的阴谋,但形势已骑虎难下。不得已下令北路军北进归绥,意图以绥远之地为依存,徐图渐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