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英国人要掀起金融战(2/3)
国疲态尽显时,它也悄悄地转了身它在中国的损失不容得它继续留在反对的阵营中。
如果说在以前,它完可以无视中国的立场,因为一个松散、弱小的民国政|府根本不敢阻挡它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但是在1916到1919年的四年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1596,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1913年的23上升到1918年的435,对华投资额由战前第四位跃升到与首位的英国不相上下,其商船总吨位达513万号,攀升到世界第三。
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是它的恩主。
得益于中国物质极不丰富、而工业能力越来越规模化的现实,中国的市场完可以用国货来铺垫,也完可以忽视外来商品的影响,现在是日本需要中国而不是相反。如果没有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日本的经济会一落千丈,这是无疑的。
而人民军庞大的家底也让日本政|府望而却步。没有直接交过手,不知道底细。但是以它的组织能力和渐成体系的实力,即使激进的日本军界也不敢打保票能战而胜之,还必须是一战而胜之。不然,光用拖字诀就可以让日本陷入经济的泥潭里。
这也是日本只敢缩在英国后面作手脚的原因,形势一不大,它立即溜之科也。通过实施双重政策,它较早地从反帝运动中脱了身,并考虑如何进一步在华进行经济侵略。
英国对日本的行为极为不满,但是,陷于孤立的困境使它不得不开始考虑有限地调整对华政策。
随着人民党已在局上控制了中国政权,人民军在军事上(从兵员及装备上可以看出)以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华民国在经济与工业上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潜力,这一切都使张汉卿显得异乎寻常的强硬,让英国在此次谈判中不占有半分好处。
张汉卿对英国人的底细是非常清楚的。
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
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
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
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
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随着人民军在军事上力量的增加,单纯从军事上给予恐吓已不能抑制民国政|府对英政|府的强硬。而在经济上,民国主要依靠刺激内需(主要是国家垄断的力量建交通、工业、农业等)而非贸易的扩大,使英国在财税上的筹码越来越微弱。
面对张汉卿的强硬,英租界当局不得已用了另一个绝招。
张汉卿进入上海未满10天,一个严重危机通货膨胀便步步逼近了。这也是帝国主义导致的祸害。
本来中国是银本位的国家,白银在中国是货币;但是由于欧美等国早已实现了信用货币制度,白银在他们为资产。
当国际贸易平衡时,这种危害还不能显现,但当外国有意颠覆中国的货币政策时,通过国际市场上的银价涨跌,便极有利于达到对方的目的。
在中国政|府与英国通过经济拉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