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一张白纸好作画(3/4)
可能面面俱到,到底选择哪几种舰炮来匹配哪几种军舰呢?
后世早有结论。
战列舰中国是绝对不会造的,所以那种十六寸的巨炮是不用去想了。根据前生知道的历史知识,不久后会召开的伦敦海军大会订立的条约,8000吨排水量是轻、重巡洋舰的分水岭,也是决定张汉卿选择203与152的重要依据。
既然知道未来的命运,那就把这种先知的优势达到最大化,而不至于火线前更改武器参数。牵涉到一个系统的工程,舰炮口径可不是随便动几个数字就行了的。
结合张汉卿的看法,在德国军火技师与中国海军专家的讨论下,最后认为口径较小的德国152舰炮符合中国的要求,这个结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03毫米炮和152毫米炮的破坏力是不一样的。拿20世纪30年代英国海军的炮弹为例,两者的重量比是1134千克对454千克,差别相当大。
当自动装弹机故障后,152炮弹可用人工装填,203的就不行了。以这个时代的机械水平,发生故障及战时自动装弹机被打坏是大概率事件,难不成因为这个就要废掉一门主炮?
此外,203毫米炮虽然有威力优势,但射速较低,仅25发分,而152毫米炮为6发分。就弹药投射重量来说,装8门203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为2268千克,而装备12门152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则为3269千克,152毫米炮更有优势。
较高的射速可以弥补在射程威力上的不足,尤其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或夜间,这一优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当时的152毫米炮射程比203毫米炮更远。
在防护方面,重防护巡洋舰能抵挡203毫米和152毫米炮弹,削弱防护的巡洋舰却谁都挡不住。肯特级的254毫米装甲在重炮面前薄得像层纸。所以152毫米炮相对203毫米炮而言并不处于劣势,毕竟一炮下来大家都玩完。
实际上二战期间,大多数巡洋舰之间的炮战都是夜间近战。考虑到这个时代火控的水准,30公里外开火命中率非常的低,远距离炮战的命中率基本上是零,还是在主要交战距离上提高发射速率更有效一些。远距离海战,在这个时代更多地是碰运气。
自然,同一时间内送出的炮弹越多,击中对方的概率越大。因此两种口径火炮的射程对比只有理论意义,弹药投射能力才是关键。
最重要的一点,是张汉卿对于海军的发展重点将会在航母身上,装备有一定火力的巡洋舰只是为了在小规模的海战中能够有效保护航母舰队的安全。
能够威胁装甲较薄的巡洋舰的大炮,203和152是一样的;而当面对装备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或重巡洋舰时,即使装备203舰炮的巡洋舰也不能有效威胁到它,难不成因此走向“巨舰大炮”的落后老路?
不行!既然决定未来海军是以航母为核心的大变革,就要坚定不移地排除杂音,并不为一时的困扰所改变。阵痛是一定存在的,但大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最有机会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绚烂图画的时代,要坚定信心!
这样,203舰炮将是鸡肋,而且从研制难度与制造费用上,它远比152大且贵。所以人民海军近期要研制的舰炮口径就大致确定了。至于未来要不要用这种大口径舰炮作为海军支援登陆作战,想得太远了吧?
当然,基于同样的陆海通用的原则,张汉卿不会选择152口径的舰炮,而是将直接使用155的陆炮上舰。
这样的好处,是海军可以直接享用陆军的既有成果,还能为将来三军弹药共享奠定基础。不是其他国家做不到,而是当各种型号的东东发展成了系列后,再想改就不那么容易了。
反而是中国,一张白纸好作画,可以从一开始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