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1/4)
中国男篮拿到了历史上首个世锦赛冠军,这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足以引起巨大的回响。
鲁达凭借在世锦赛上的传奇表现,一跃成为FIBA篮球第一人,成为了公认的第一代FIBA篮球之神。
美国人肯定不会觉得他有这个资格,因为NBA里一堆大神只不过是没有去世锦赛和奥运会罢了。
除非他能来NBA夺得总冠军,并且在个人数据上独一无二,那时才能成为被美国认可的篮球之神。
但问题是:美国人的承认重要吗?
鲁达觉得不重要,他不会选择与吴杰同样的路线,因为足球和篮球完全不一样。
NBA对于他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包括“钱”的方面也是一样,因为他有无数办法赚到比NBA顶薪多上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金钱,所以真去了NBA打球,反而会影响他的赚钱大计。
此外NBA现阶段的影响力和整体实力还没有后来那么高,他才不会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球技去成全NBA。
现在的中国篮球在他的帮助下,技战术方面反而领先世界。
所以中国篮球并不需要到NBA学习什么,他宁愿作为一座灯塔来指引国内篮球的发展。
这样一来,他还能继续担任FIBA篮球的门面,享受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的明星哨,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了,如果未来培养出大批出色的年轻人,他也不会阻止这些人去赚美金。
但他会设立走出国门的门槛,就像少林弟子下山要闯“铜人阵”一样,他也会设立类似的门槛。
这样做好像变成了他前世最讨厌的样子,鲁达或者吴杰也不否认,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把大部分体育人才留在国内,至少要把他们一半的职业生涯留在国内。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在足球领域也会开始设立限制,不会再让球员随意出国踢球。
这听起来像是闭关锁国,但体育不像科研,运动员的巅峰期就那么几年,不像科研人员放出去以后,将来还能随时收回来。
所以在技战术方面追上世界水平,国内的体育从业人员也培养出一定数量后,那时为了发展自己的联赛,该锁还是要锁!
否则运动员能随意前往国外,那在国内的经济还远不如欧美日韩的时候,他们根本就留不下人才,那会光是日本的足球和篮球联赛就能把他们刚培养出来的年轻球员全都吸引过去。
那时国内联赛就别想发展了,因为99的年轻球员都会为了钱去国外踢球,国内联赛很难将竞争力提升到欧洲五大联赛或NBA的程度。
所以必须出台限制规则,那个28岁以下球员不能出国踢球/打球的规定,最多把年龄下调一两岁。
吴杰会有这种思想上的改变,自然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了,包括他考虑的方向也与运动员截然不同。
他必须以全局利益出发,未来二三十年国内的运动员只能做出一定的牺牲,就像中国复兴前也要牺牲几代人才能成功一样。
这些人难道想牺牲自己吗?
但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子孙后代们就要永远生活在贫穷落后当中。
体育领域也是一样,这一代运动员不牺牲,下一代运动员就没有成长的土壤。
但与原本位面有些不同的是,吴杰会放开一个小口子,只要通过“天才条款”就可以在26岁前出国打球。
但这个天才条款会非常苛刻,足球领域必须拿到至少一个赛季的金靴,或入选一次赛季最佳阵容;篮球领域也必须拿到至少一个常规赛MVP,或入选一次最佳阵容。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激励,你想要出国赚钱?
那好,要么努力训练保持状态到26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