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七十二座新式宅院 (三更)(1/2)
在乡下盖房子,其实还是很简单,也很快的。
毕竟简单嘛,主要就是突出一个实用。
而且,青砖、石板甚至是石灰等等,都是由官府出钱来备好了,这工程的进度自然也就快多了。
百姓们帮着建房子,除了能有一天两顿的饱饭之外,还给自己家里头省了粮食,这多划算!
有的汉子们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帐,自己在这里干了二十天,吃了二十天的饱饭,全是干的,比自己家里吃的都好,而且还能省下这么多的口粮,那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头是不是就富裕一些,可以割上二斤肉了?
还有的汉子则是更直接,琢磨着这房子盖完了,是不是也把那块儿的商铺一块盖起来算了?
北安州一进入十一月,就彻底什么活都不能干了。
太冷了。
而且土也会变得很硬。
柳承恩为了能让这房子赶上进度交工,而且还不能出豆腐渣工程,后来一连半个月,都是待在了平县的。
主要还是不放心呐。
因为管饭,而且还是管饱这一项,所以前来应招做工的人,那可太多了。
好在,因为之前做了限制,年纪超过多少岁的人就不能来了,否则,怕是能把柳承恩给吃穷了。
有的人家里头养着三个半大小子,一听说官府还有这等好事,那能让闲着?
家里头的妇人直接把几个男人都打发出去,一下子少了四口子,这得省多少口粮?
干活的高兴,因为能在工地上吃干的,不是粗面馒头加窝头,就是粗米饭,而且三不五时地还能捞顿肉吃,这绝对是好差事!
留在家里头的妇人更高兴,天天盘算着今天省了多少口粮,这么多天下来,几个大男人都能省出一石粮食来了。
总之,就是都高兴。
房子在十月底的时候,已经全部完工,并且也都顺利地试过,一切都没有问题。
这会儿,北安州的夜里已经开始冷了。
至于这些房屋里所需要的一些秸秆,柳承恩则是拿了木炭来跟百姓们换。
那在老百姓眼里,大人就是个傻子。
那木炭多贵呀!
就这秸秆根本不值钱,除了能喂牛,还能干啥?
莫说是拿一车秸秆换一斤炭了,就是两车秸秆他们也换。
那炭多顶用呀!
屋子里放个炭盆,可暖和着呢。
那秸秆不能在人住的屋子里烧,又脏而且还有烟。
就算是当做饭的柴禾烧,也实在是太不耐烧了,得一个劲儿地加柴呢。
柳承恩就是用这个法子,把七十二家的屋子底下给添满了。
因为考虑到这里的冬天比京城要冷得多,所以这里房建的时候是直接把东偏房和正屋的东间连起来了。
这样一来,有些事情就没必要再出屋去干,实在是太冷了。
还有,北安州的规矩,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而北面和东两两侧的墙,柳承恩特意让人盯着,是采用了双层中空的法子建起来,这样既能保暖,又能隔音。
柳承恩这里一切就绪之后,就开始安排人入住了。
首先被安排进来的,是从边关退役下来的一些伤残老兵,人数不多,柳承恩只是给出了二十户的名额。
别小看这二十户,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毕竟,谁都知道平县穷,说是大兴朝最穷的地方,也不为过。
这些伤残老兵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的。
挑选的时候,柳承恩设置了几个参考条件。
一是在边关立过战功的优先,二是身有残疾,家境贫寒且拖家带口的优先。
这两个条件一出,就刷下去了一大半的人。
还有五十二户,则是又拿出来十二座宅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