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一十章 立功封官(2/3)

目录

长笑“好!确是好消息,朕甚慰。可将捷报抄录,分颁长安朝臣,高仙芝,鲜于仲通,哈哈,好!王师得还,朕当厚赐。”

杨贵妃适时逢迎道“妾贺喜陛下平定叛乱,圣天子威服四海,社稷万代。”

殿内宦官宫女和乐工舞伎们纷纷跪拜,异口同声道贺称颂。

李隆基激动得身躯微微发颤,但努力地维持平静。

这些年大唐的军队已渐生暮气,曾经无往不利,无坚不摧的大唐王师,如今对外征战时偶尔也有一些败绩了,尤其是西域和西南的吐蕃,大唐与之交战多年,胜负往往五五之数,近年对吐蕃更是胜少负多,这样的结果令目空一切自信心膨胀的李隆基尤觉耻辱。

大唐和李隆基实在太需要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了。

今日,胜利来了。

六十五岁的李隆基心情激荡雀跃,仰天长笑不已,今日此刻的他,终于找回当初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英明帝王的几分风采了。

殿外报信的宦官见李隆基心情很好,急忙双手高举,奉上一份厚厚的名录,道“陛下,此为高仙芝副都护与鲜于仲通节度使联名署具的平乱请功名录,请陛下圣裁。”

李隆基心情大好,挥手潇洒地道“呈来!”

身边的高力士匆匆接过宦官手里的名录,双手恭敬地捧给李隆基。

李隆基翻开名录,上面密密麻麻列了许多名字,其中打头第一位赫然便是顾青。

李隆基一愣,然后绞尽脑汁回忆顾青这个名字,数遍各军著名将领,似乎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再看顾青名字后面备注的立功原因,一是向鲜于仲通谏言请朝廷另遣良将指挥平叛,二是谏言交战之时千万要切断南诏国与吐蕃的通道,勿使两国勾连,合兵一处,三是独创了一个名叫“沙盘”的东西,在此次平定南诏之乱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最后的决战,正因为沙盘上标注的无名小道,高仙芝遣偏师绕敌之后,断其粮草,截其退路,乱其军心,南诏国之乱才快速平定。

“顾青,顾青……此为何人耶?”李隆基喃喃自语。

杨贵妃是个比较本分的女人,甚少主动掺和朝政国事,只是李隆基嘴里念叨顾青的名字,杨贵妃对这个名字实在太有印象,于是忍不住惊愕道“三郎所念的名字,是‘顾青’么?”

李隆基笑道“不错,高仙芝与鲜于仲通联名请功,顾青这个名字名列功劳簿第一,朕有些好奇,究竟何等人才,能令两位功臣联名荐奏呢?”

杨贵妃愈发震惊“这个名叫顾青的,可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家住蜀州青城县?”

李隆基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再仔细看了看请功名录上的备注,缓缓点头道“不错,顾青,年十八,蜀州青城县石桥村人氏。……居然才十八岁,娘子认识此人?”

杨贵妃终于确定了此顾青便是彼顾青,心情愈发舒畅,笑容也更加灿烂了,自豪地挺起波澜壮阔的胸脯,道“不错,此少年正是妾的同乡,这次回乡省亲,鲜于仲通引荐此人,妾见过他,真是一表人才,温润如玉呢。”

李隆基好奇道“此子果真才十八岁?”

“是的,不知三郎可知去年妾的家乡蜀州有一处瓷窑所产瓷器被定为贡瓷?那家瓷窑的主人便是顾青,三郎可还记得妾从蜀州带回一套小巧的梅瓶,每只梅瓶上烧印着一句诗,三郎当时还盛赞作此诗者才情不逊李翰林,妾当时见他时也觉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为陛下荐才,欲以翰林待诏之职招徕他来长安,可那位少年拒绝了……”

李隆基这时也听出了兴趣,含笑道“拒绝了?十七八岁的少年,被当今最受天子宠爱的贵妃娘娘亲自招徕,居然还能拒绝,端看此举,少年必非凡俗。”

杨贵妃掩嘴笑道“妾当时心里也颇不舒服,只以为此人终究年少疏狂,恃才傲物,不成想今日竟在平叛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超神学院里的影流之镰 我在末世搞基建 刷点外挂 末世废柴果然多 逆袭天道 从创造101开始作女团导师 暗夜追杀令 万族纷争 万界淘宝铺 奴面不似花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