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潼关会战(中)(1/4)
,
除了范阳三镇的边军是叛军外,大唐别的藩镇大多还是忠于李唐皇室的。
只是安禄山起兵太迅速,朝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李隆基紧急调拨其他藩镇边军入关中平叛,几次战役下来,边军有的被消耗了,有的被合并了。
比如哥舒翰的河西军,守潼关时被叛军攻破,河西军四散而逃,最后收拢起来的也仅剩一万了,这一万还被合并到顾青的安西军里。
又比如鲜于仲通的三万蜀军,从出蜀入关开始,蜀军没打过一次像样的仗,鲜于仲通这个没节操的却飞快找到了下家,主动并入安西军。
接着还有朔方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两支边军,但陇右和朔方两大节度使皆是郭子仪一人兼任,从安禄山叛乱开始,陇右和朔方两支边军便一直在关中与叛军周旋,老将郭子仪一人担起了大唐北面兵马对叛军的抵御之战,两支边军伤亡不小。
郭子仪虽是大唐名将,可惜的是,他不像顾青那样开了金手指,也没有顾青作为穿越者对未来的准确预判性,他指挥的平叛之战虽然英勇顽强,可他指挥的每一战也打得异常辛苦。
事实上如今所谓的三万朔方军其实是朔方和陇右两大边镇的联军。
陇右和朔方两大边镇,已经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除此之外,大唐还有许多抵抗叛军的军队,有的是地方州县的驻军,由当地刺史或县令领军,围绕关中平原周围与叛军周旋游击,还有的纯粹是当地豪绅地主组织起来的地方团结兵,这些民间军队大多是农户组成,战力可想而知。
目前大唐的王师大约便是这种情况,首屈一指的最强大的军队,只有顾青的安西军。
这也是李亨对顾青如此忌惮的原因,如此强大的军队却不能握于天子之手,胸襟度量再宽广的帝王也容不下顾青。
容不下又干不掉,还不得不捏着鼻子好言好语求合作,李亨的憋屈可想而知。
十里外的叛军大营开始出现骚乱,当叛军全副精神用来戒备正面的安西军时,安守忠没想到后方杀出了一支朔方军。
朔方军前锋一万人,由封常清为前锋,一万人皆是骑兵,从郭子仪发出进攻命令开始,封常清率领一万兵马便直冲叛军后军粮草辎重而去。
后军往往是一支军队防守最薄弱的地方,里面大多是文吏,民夫,军器监文官,铁匠和马夫等等,只有少部分的将士守卫,但后军的物质却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粮草,兵器,战马。
封常清的一万骑兵从后方掩杀而来时,叛军后军顿时慌了,此时不管文吏还是民夫,纷纷抄起兵器便待迎战。
只不过叛军反应再快,表现再英勇,终究不可能是朔方军正规骑兵的对手,封常清手执马槊一马当先,疾驰中平举马槊,与叛军后军即将接触上时,封常清马槊对准了一名穿着铠甲的叛军,疾驰的速度之下,几乎不费什么力气,马槊便刺入叛军的腹部,封常清用力一挑,将惨叫的叛军挑起,随即狠狠摔到一旁。
叛军尸首刚落地,封常清已头也不回地朝前继续疾驰而去,他的身后跟着一万朔方骑兵,地动山摇般的喊杀声中,朔方军犹如一支背后激射而来的冷箭,狠狠地刺穿了叛军的后方。
但是叛军的反应也不慢,在最初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后,叛军中军迅速调拨兵马向后方增援,须臾间便见一支大约两万人的兵马飞快奔来。
安守忠被安禄山和史思明看重,终归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在叛军将领的军事才能上,安守忠能排进前三。
增援后军的叛军一边疾驰一边分兵,井然有序地迅速一分为三,中部一万兵马正对朔方军迎上,另外一万兵马分为左右两翼,对冲进后军大杀四方的朔方军形成包围之势。
两军真正的较量此时才开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