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营连调整多多(2/3)
朱金陵搞军人委员会交接工作的。
基层连队的军人委员会主任,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副连长担任。
军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发扬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紧紧围绕连队战士的基本权益进行讨论,以及为连队首长的决策,基础性的建议。
不过,军人委员会在连队存在感满满的地方,还是在于它可以支配家底,也就是说,连队“小金库”的支出,由它说了算。
“一班长,有件事我刚好要找你说说。”姚江生把他拉到三楼楼梯间的阅览室门口。
原来是团里有通知下来,说是为了提升官兵的文化水平,部队与某些高校合作,推出个远程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函授”。
报名条件几乎是无门槛,只要是现役军人都可以报名,最低可以报中专,往上可以报大专,直至本科。
报名费是这样收取的两年的中专,缴费1800元;三年的大专,缴费2800元;四年的本科,缴费3800元。
平时的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考核由部队和高校合作方,统一协调安排时间进行。
见梁荆宜不为所动,他又补充道“只要你报名参加,以你的能力,绝对能过,拿正规的大学文凭不是问题。”
梁荆宜想了想,自己要报的话,肯定要报本科,但掂量了自己的服役期后,他还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想报名参加远程教育的意愿。
明年年底他是决定要退伍了,而本科则是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拿到毕业证,而自己退伍后怎么参加考试?
这是个“大难题”,他可不想让那辛苦挣来的3800块钱打水漂。
“你是不是担心学习时间不够?没关系呀,连队会安排地方让你们集中起来学习的。”姚江生是一片好心。
作为指导员的他,打心底希望这些战士都能利用在部队的业余点滴时间,抽空或是挤时间多学些文化知识,那样的话,退伍回到地方以后,也可以让自己多一项选择的机会。
他勉励连队战士学习,时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是好记性永远不如烂笔头,时间不是靠等出来的,而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给挤出来的
“不是担心这个,指导员,我”梁荆宜低头迟疑了几秒,最后还是选择了直说,“明年就退伍了。”
姚江生表情有些惊愕。
因为他一直认为一班长这人的政治觉悟较高,哪怕去年留队还做了点思想工作,但是从今年的工作表现上看,这小子留在连队,转个二级士官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况且,现在部队对士官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了,仅在福利待遇这一块,短短一年时间内,已加了两次工资。虽然一次加个几十块不算太多,但蚊子腿也是肉啊!
“谢谢指导员的好意,我还是不学了吧!”梁荆宜还是讲礼貌的。
既然人家说得那么坚决,姚江生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围绕这个问题谈下去,分开的时候,他还问了梁荆宜耳鸣的毛病好些了没有。
政工干部嘛,除了随时掌控全连战士的思想动态外,嘘寒问暖也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的两天里,营里的三个领导都出现了大变动。
营长沈响和教导员卢新嘉双双去了金陵政治学院深造;
副营长陶炼调去步兵xxx团炮营任营长;
据说炮营的前前任营长,就是炮兵团的王参谋长。这么说来,似乎预示着陶炼的军旅生涯,保底最少是副团转业。
新调来的营长马斌正,算得上是梁荆宜的老熟人了。
一九九九年榴炮一连“冒泡”的前两件事,均是在他的任内发生,不过,对他个人的仕途似乎影响不大。
随着他调往司令部侦察股任股长,接手的徐志乐被随之袭来的另外两件事整得焦头烂耳,最终提前转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