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2/5)
,之后的白事就好办了,自己的财路也不会被火葬给断了。
一出荒诞的乌龙,就这样上演。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物都有戏,每个细节都值得咀嚼,让人忍不住发笑。
比如,算命先生给老太太算命的时候手里拿个游戏机,游戏机滴滴响,这就是电脑算命的结果,反正老太太也看不懂。
这玩意儿现在已经在南方出现了,北方也偶尔能见到,这个梗倒是不用改了。
还有老太太的大女儿,性格莽撞,特别彪悍。
弟弟不实行土葬?
打!
丈夫说了二话?
打!
就连碰上民政局的干部,她也有办法把人家折磨成白面煞星。
白事需要买纸扎,阳间的玩意儿都要带往阴间去。
楼房,汽车,家用电器,连小蜜都给考虑到了,服务真可谓贴心的很。
还有老舅主持礼仪时的说辞,又是如来佛祖,又是玉皇大帝,还有耶稣基督,不管是哪里的神都能拉过来,就连贴的对联,横批都是“早得绿卡”。
白事还需要请和尚念经,这群和尚呢,又是假和尚。
平时跳着disco,遇到白事就不分男女戴上发套冒充和尚。
不会念经咋办,那就拖着嗓子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别说,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外边闹得鸡飞狗跳,老太太躲在棺材里也并不安宁。
人有吃喝拉撒,饿的时候她趁人不注意偷偷吃东西。
着急去厕所,憋的她在棺材里俩腿打转。
其实,闹剧发展到这里,许多事情已经一目了然。
许多地方的农村讲究个土葬,谁家白事办的风光,谁家儿孙就孝顺。
但其实呢,葬在地下的人早已没了意识,风光对离开的人没什么意义。
活在世上的人呢,吹吹打打,大办宴席,出钱出力。
说到底,都是为了个面子。
老太太这通假死,一辈子坚持的观念逐渐瓦解。
女婿因为出钱太多,已经颇有怨言。
二小骑虎难下,不得不借高利贷把丧事办下去。
街坊邻居围观着家里的鸡飞狗跳,也颇有怨言。
老太太一辈子与人为善,求个儿孙平安,眼看着自己把儿孙折腾成这样,心里着实难安。
她所信奉的那些习俗,到头来也是各种骗局。
亲弟弟劝她假死,借机坑骗着她孩子们的钱。
请来的假和尚,男男女女,戴着发套,只为了挣钱。
亲朋好友哭哭啼啼,但红烧肉一上桌,立马止住了眼泪。
自己孩子受苦受累,别人中饱私囊,这何尝不是一个笑话?
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在讽刺陈旧的土葬思想,易青更愿意认为这是在讽刺大操大办的行为。
红白喜事,总有一些人要面子,要风光,为此不顾个人实力,不惜任何代价。
但其实,有什么必要呢?
红事重在新人心灵相通,白事重在给活着的人一个念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操办就足够了。
整部电影虽然是现实主义的讽刺喜剧,但在看过之后,也不难在这荒诞之中,辛辣讽刺背后,体会到那股浓浓亲情。
孝子贤孙伺候着。
这句话本是老舅主持白事时的一句说辞。
但是,老太太在家里确实是被孝子贤孙伺候着。
女儿知道她想要一口好棺材,就给她买好棺材。
二小知道母亲的腿脚有病根,常常给她揉着腿。
许多事情上,他们的观念都不一样,但每个人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孝敬着老太太。
孝顺父母,不在于给多少钱,也不在于对父母言听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