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央视春晚(3/4)

目录

时代有激励和鞭策功用。

另外石福宽、斗爷等人,合说了群口相声《跑题》,一群人从开会解决跑题的问题,聊到了喜马拉雅山从哪边攀爬,骆驼为什么不会口渴的问题?解决跑题的问题却依旧跑题,现实意义······

好像也没啥现实意义,之前马三爷的《开会迷》已经讽刺过了。

黄大人和侯三爷表演了小品《打扑克》,用名片来作为牌这是一种极其巧妙的构思,另类的表演方式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包袱段子层出不穷,成为一时的经典之作。

最重要的是,将一些社会现象有机地串联了起来,成为这个作品中的枝叶,从而提升了作品的魅力。

朱老茂和陈小二也联手奉献了一个喜剧小品,演绎了传统古彩戏法的魅力,一场《大变活人》引来了全场的轰动,这也是两人的一次自我突破和尝试,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节目中,陈小二对从美国进修回来的朱老茂不以为意,观众也发觉所谓的进修学习,最终逃不出古彩戏法的框架,一种自豪感从内心升腾。

不过易青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初出茅庐的梅亭,哇塞,那是真漂亮啊,精致的面容,大长腿,一身晚礼服站在台上,什么都不用干,熬夜都值了。

还有牛冯这组黄金搭档,合作表演了经典相声《点子公司》,至于这个作品的背景和创意来源,无须赘述,那年头,这种所谓的点子能人很红,但一个个后来全都被扒出来鞭尸,就是一帮嘴炮,屁用没有。

不过作品中描述的不少点子,很多年后,仍被观众津津乐道:像是如何让观众的腰包迅速鼓起来,牛乡长当时的回答是“换成零钱”,似乎多换点津巴布韦货币也不错。

作品中的不少点子后来也成为现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是不是很惊讶!

所谓的点子达人提出来的点子,事实证明全都是馊的,反而是一段带有讽刺意味的相声,以包袱的形式抛出去的点子,反而成了现实。

好像···更特么讽刺了!

还有少不了的赵老师,今年她的作品是《吃饺子》,没讽刺谁,也没讽刺任何社会现象,完全就是新观念和老传统的对对碰,深度一般,但是经过赵丽荣老师的演绎,绝对经典。

诶!我那口窝头呢?谁这么嘴欠给我吃了!

看过了全部的台本之后,易青惊讶的发现····

呃?

咋没有赵老蔫儿啊!?

没有小品王的春晚,那还能叫春晚吗?

前世,自从赵老蔫儿退出了春晚舞台之后,易青每年看春晚,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这就好想吃炸酱面没有蒜,吃饺子不蘸醋一样,灵魂都没有了。

说起来,赵老蔫儿扎根儿春晚也已经好几年了,第一次上春晚,是跟着黄小娟一起演的那个《相亲》,后来连着几年,一直都有他的节目,这次怎么没有了?

易青穿越之后,就算是记忆力被加成了,但是,也不可能什么都记得住,毕竟,谁会闲得无聊,去关注赵老蔫儿到底上过几次,上过哪几次的春晚啊!

心里想着,易青直接就问了出来,结果这话一说,他就察觉到,郎坤的脸色突然变得非常难看。

“小易,你不了解情况,不是没有他的节目,是因为······”

阮若林想要帮着解释,但是似乎又有些不大好开口,转头看向了郎坤。

“还是我说吧,之前面向全国征集语言类节目的时候,他也报选了,可是,一审的时候,给他发了通知,结果,一直等到审核完毕,他才过来,时间就错过了,他要是能承认个错误,这件事也就过去了,看他···这人有了名气,就开始飘了,不但不认错,还要求他的节目直接进终审,这我要是能答应,台里的面子,春晚导演组的面子往哪搁,再说了,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修仙有提示语 团宠师弟云苟圣 精灵之王者训练家 重生后马甲掉不停 从西游开始签到诸天 海贼的领头人 城叠 我变成了一只恶灵 武侠世界的野蛮人 嫡女的生存守则